第二輯 現場短新聞(3 / 3)

(原載1992年10月23日《中國電子報》)

長嶺發行股票隨記

1993年12月23日,是長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麵向社會公開發行認購股查閱專向定期定額存單的第一天。上午10時,記者走訪了七八個長嶺股票存單發行網點,最大的感受是西安市民反應強烈但表現冷靜。

約摸11點鍾,記者來到碑林城市信用社門前,由於股票發行有特定的紀律,不能向工作人員詢問發行的數字和認購人數,記者便駐足觀察,在長達半小時的時間內,隻見一位中年婦女買了一些,款額似乎有限。除此之外,門可羅雀。

報話大樓斜對麵,工商行一家小儲蓄所門口熱鬧非凡。但遺憾的是站的人多,真正買的人少。不少人齊聚在街道花壇旁,一邊認真觀看有關材料一邊在發議論。議論的中心議題一是認定長嶺股票風險小,買了準可以賺;二是對這種認購方式不滿,擔心花了錢買不上股票,結果給銀行做了貢獻。

長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公開向社會招股,共發行每股麵值1元的人民幣普通股5000萬股。自12月23日起,在西安市和寶雞市總共設立了400家發行網點。具體安排為:23日至26日認購者先上發行網點預約;27日至29日,是兌換專項定期定額儲蓄存單時間。兌現結束後的當晚,由股票發售團組織公證抽簽,然後按中簽號認購股票。一張中簽存單可購500股,每股發行價為4.55元,另外加收0.85元,合計每股收5.40元。未中簽者轉為半年定期存款,每百元利息4.5元。

“就怕一張也碰不上!”12月24日中午,記者在一家儲蓄所門前看到,一位自稱個體戶的小青年攥著一把百元存單,不無擔憂地招呼他的同伴。而與他同來的另一位青年人並不抬頭,仍然繼續研究那貼在門口的招股公告,其神態戀戀不舍。

(原載1994年1月2日《中國電子報》)

要害是不講“誠信”――西安投訴點側記

用紅布鋪就的台子一溜排開――從台麵的牌子上,消費者一看就知道,《中國電子報》與賽迪網消費者投訴站也設在這裏。

這是3月15日,西安民生大樓門前。與《中國電子報》記者毗鄰而坐的是西安市工商局、西安市消費者協會、西安市用戶委員會以及民生大樓質量跟蹤站的有關負責人,得知媒體也出麵為消費者討公道,一些消費者便猶猶豫豫地出現在我們麵前。

第一位過來的是宋海尤女士,據她講,她於1998年4月20日在陝西省佳星實業總公司以1210元買了台801A9有線電視可尋址數字式解擾器,年服務費360元。消費者投訴的是:使用以來,費用她全都交了,可2000年10月、2001年8月卻出現了兩個月的停機現象,消費者十分不解,商家的誠信哪裏去了!家住陵園路南段崇德坊小區的朱世民老先生在遞交給我們的投訴書中也反映了同樣的問題。據朱老先生講,今年2月24日,受國美虛假廣告的誤導和驅動,在國美南二環店,他購得一台標價2300元的長嶺BCD182K電冰箱,由於是以舊換新,花了1900元,商家說次日送貨未送,在朱老先生的催促下,商家拖到26日晚上才遲遲將貨送到家裏,此其一;購機時商場營業員說,別的冰箱隻保修三年,長嶺可保十年,打開機子,才知道此說欠妥,保修證上明白無誤地標著三年保修字樣,何來十年一說!此其二;關鍵是價格。交款後的第二日即26日,朱老先生上國美催貨時,意外地發現長嶺BCD182K標價已變為1850元,詢問營業員,營業員講這不過是樣機的標價,這引起老先生懷疑,於是他來到小寨軍人服務社和長安路電子大樓才知道標價均為1850元,朱老先生感歎:他受了虛假廣告的欺騙,多花了50元,還白送了自家一台“中意”冰箱!

無獨有偶。一位叫張鄖慶的消費者是這樣向坐在記者身旁的西安市用戶委員會的同誌投訴的。他說,他於1994年7月在太乙路買了兩台空調,廠方承諾五年還本銷售。1999年到期後,廠方不兌現諾言,拒不還本,張鄖慶說,為此他找過省消協,找過中國消協,最終找到寶花空調廠,廠家說還本銷售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無效。最讓他想不通的是法院也判定他們161名消費者敗訴,氣得這位叫張鄖慶的消費者直呼:天下公理何在!

民生大樓是西安第二大商號,平日門前就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更何況今日又設了偌大一個會場,陝西人民廣播電台“春風行動”現場直播點也選在這裏,於是,嘈雜聲、直播聲可以說是此起彼伏,卻仍然蓋不住前來投訴的一些消費者的滿腔憤怒!是為產品質量,還是為別的事情?一位消費者一針見血地指出,要害是誠信。又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講,明年3?15的主題最好就定為誠信,因為現在的一些商家、廠家太缺乏信用了,不能不從頭做起。

我們的商家、廠家,你們聽到了嗎?

(原載2002年3月21日《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