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黃小仙(1 / 2)

柴村後山,有一片高約一人的灌木林。

深秋,灌木已經落葉,枯黃的灌木枝在瑟瑟秋風中搖擺,枝椏碰撞,發出怪異的聲響。

在灌木林的後麵有一片吐著泥泡的黃泥塘。

泥泡底下,就是小石子的目標異獸沙龍。

沙龍沒有眼睛,故而聽覺十分你敏銳。

躲在黃泥塘裏,它們能夠輕鬆的聽到十裏外的動靜。

也就是說,小石子還在村裏,沙龍就已經能聽到他的腳步聲了。

若是要吃他,怕是還沒有靠近黃泥塘,小石子就已經被盯上他的沙龍吃幹抹淨了。

出了柴村,小石子四下張望,眼前有三條長滿苔蘚的石板山路。

三條山路左邊一條通往後山,來往的人最多,故而上麵的苔蘚被踩得最平。

中間一條是下山的路,有幾串新鮮的腳印,顯然有人才下山不久。

右邊一條是通往西山的路,少有人走。苔蘚長得最為茂盛,甚至還有許多枯黃的雜草。

山逢清幽,鮮有蹤跡。

小石子忐忑的踩上通往西山的路,茂盛的苔蘚被壓出一個清晰的腳印。

他回頭看了一眼山腰環抱中的柴村,旁有古樹,後有青石,晨霧環繞,炊煙又起,安詳得如一副畫卷。

可畫卷裏的人,卻沒有畫卷的安詳。

在柴村裏流傳著一段童謠:“山西通往西王廟,廟裏有個乖阿公。阿公阿公,快回頭,廟裏來了個好哥哥。好哥哥,眼茫茫,阿公盛來無憂湯,湯裏個魚眼睛。魚眼睛,魚眼睛,笑嗬嗬,問好哥哥,喝不喝湯,喝不喝湯。奶奶說,好哥哥好哥哥,莫喝湯。喝了湯,好哥哥回不了家,哭兮兮,哭兮兮;娃娃笑,好哥哥好哥哥,快喝湯,喝了湯,好哥哥廟裏耍,笑哈哈,笑哈哈。”

這段童謠小石子背得可謂滾瓜爛熟,他一直覺得山西就是西山。因為西山裏就有一座廟,廟裏還有一個煮湯的老頭。那個老頭麵色紅潤,笑起來眼睛會眯成一條縫。

小石子去過一次西山,卻沒敢進廟裏去。

現在他還要去一次西山,因為以他的實力根本對付不了沙龍。

未知的危險最是可怕,對一個六歲的孩子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小石子站在通往西山的石板路上,許是晨霧太冷,他的麵色有些發白,每走十步就把手往衣服上搓一下,擦掉手心的汗。

“乖阿公啊乖阿公,你就待在你的廟裏頭,千萬不要出來啊。”小石子嘴裏咕噥著。轉過一個彎路,眼前豁然開朗,仿佛進入了一片新的世界,綠樹成蔭,這便是進入西山的地界了。西山是塊神奇的地方,它隻有一個季節,春。

一入西山,小石子似乎變得更加緊張了,他緊閉嘴吧,擦汗的頻率變得更快,心跳加速,似乎想跳進嗓子眼裏。

他四下觀望,在青蔥的樹葉間尋找什麼。

不一會,他便瞧見了一個小黃點,那個黃點在樹枝間飛快的穿梭。小石子心裏仿佛落下一塊大石頭,指著黃點就大喊到:“猴,猴,等等我,等等我,我來找黃小仙。”

那黃點赫然是隻金絲猴,它仿佛沒有聽見小石子的呼喊。依舊在樹枝間漫無目的的來回穿梭。

小石子一著急,瞬間又急又跳,像隻小猴子一樣,喊道:“猴,猴,你快過來啊,我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