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房不耐的打斷我,“不用問了,姓元的,我在長安呆了二十幾年,驃騎營的戰記聽得耳朵起老繭,很久以前就景仰你勇武英姿,但你指望從我這裏獲知九小姐的消息那是休想,我死也不會告訴你六小姐稍後要帶著九小姐去白馬寺禮佛,我可不想老爺子打斷我狗腿。”
我忍不住笑出來,張懷光也看出苗頭,攀著門房肩膀,“大哥,你好人做到底,她們幾時出門,走哪條路徑?”
門房大頭搖晃得像撥浪鼓,“不說不說,反正不可能是今天傍晚十分,也不會走朱雀街。”
我抱拳一掬到底,“多謝。”
門房揮手像趕蒼蠅,“你趕緊走,一會兒老爺子送大夫出門看見你,怕不打得你半身不遂,到時候心痛受苦的又是九小姐。”
張懷光說道:“說的也有道理,老爺子估計是在氣頭上,元慶,你先去別處避避風頭也好。”
遂和張懷光王吉分手,兩人入內拜會六小姐和田家其他人等,我折去東市永樂坊找杜淹,約定傍晚十分在朱雀街第一個十字路口見麵。
長安的東市位於皇城東南方向,是長安最繁華的貿易商市,同時也是長安的貨物集散中心,凡是市麵交易的貨物,在東市幾乎都能找到,有一首樂府歌謠,這樣寫道:求珠駕滄海,采玉上荊衡,北買黨項馬,西擒吐蕃鸚,炎洲布火浣,蜀地錦織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說的就是這種盛況,就連虞世南大人也曾讚譽東市,說它是“四方珍奇,皆所積集”的地方,真是一點都不誇張。
東市的永樂坊,因為靠近皇城西內太極宮和東內大明宮,很多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都在這裏建造府邸,到了貞觀末年,已經形成一條豪門長街。
繁榮的商市造就大批富豪,加上永樂坊的高門貴族,東市自武德以來就被稱為“富貴市”,暗示在這一片區立足的人,都是非富則貴的。
杜淹大人是前朝至今有名的大儒,太宗皇帝還是秦王的時候就非常賞識他,引他做天策府曹參軍,文學館學士,後來隱太子建成和太宗皇帝不相容,高祖皇帝為了避免手足相殘,遂打壓太宗皇帝,將他天策府大部分謀士幹將悉數貶謫出長安,杜淹也未能幸免,被高祖皇帝發配去巂州,一住就是兩年多,直到玄武門事變,太宗皇帝成功奪嫡,高祖遜位,才得以重返長安,官拜禦史大夫,到了貞觀十六年,他六十幾歲,以年老為由向太宗皇帝請辭,不再參議朝政,太宗皇帝感念他的功績,特別封他為安吉郡公,親賜府邸,永久居住。
這些榮耀之事,在當年想必都是美談,但是十年風雨,物是人非,等我沿路打聽,找到永樂坊七條橫五的時候,見到的已經是另外一番景象,眼前這府邸,雖然高門闊樓還隱約殘存往昔的威儀,但燕子飛簷毀損破敗,朱紅大門漆體斑駁,一看就是年久失修所導致,似乎處處皆在暗示,安吉郡公府衰落了。
大門外沒有門房通報,我整了整長衣,上前扣動門環,半天都沒有人應,輕輕推動,隨即有人威嚴喝道:“是誰?”聲音聽來雖然蒼老,卻有沉穩氣度。
我心念翻轉,提聲說道:“小人自黃州來,受叔公的托付,要求見杜淹大人,向他彙報一件事,小人的叔公,叫做衛玄。”
裏邊沉寂片刻,“進來吧。”
我推門入內,就見偌大中庭,到處是叢生的雜草,假山下的水池浮著厚厚一層綠萍,散發腥臭味道,猜測應該是很長時間沒有清理過,水池旁邊涼亭石桌處坐著一名青衣老者,須發皆白,正在埋頭看一本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