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主要介紹正式調查實施的過程,並對正式調查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

5.1.1正式調查實施

5.1.1.1樣本選擇

在中國情境下,針對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的大樣本隨機抽樣調查難度非常大。考慮到時間、精力、財力和與企業界中高層管理者關係網絡有限等方麵的限製,借鑒已有采取滾雪球抽樣方法研究,對正式調查(研究)采取了滾雪球抽樣的原則。樣本選擇的選取標準為:(1)企業年齡在3年以上;(2)企業規模在10人以上;(3)問卷的填寫者為企業的總經理和人力資源經理。

5.1.1.2調查實施過程

正式調查實施時間從2006年10月10日起實施,到12月15日結束,曆時兩個月零五天。正式調查問卷(總經理用和人力資源經理用)電子版準備好後,筆者以電子郵件發給三位聯係人,其中一位為山東某公司的經理;一位為貴州某高校某學院的行政負責人;最後一位為北京某銀行的幹部。三位聯係人與企業界都有非常廣泛的聯係。待三位聯係人回複收到郵件後,筆者利用長途電話向三位聯係人分別說明調查的意圖、過程、回收時間和調查中注意的事項等,然後對聯係人的疑問和不明白的地方給予解答,以確保聯係人能回答受訪者的一些問題。接下來,三位聯係人采用電子郵件、傳真和到企業發放問卷的形式將調查問卷發放給相關企業的受訪者(respondent),由他們對問卷進行填答,受訪者直接將完成的問卷轉交給聯係人或郵寄給筆者,聯係人再通過電子郵件或郵政快遞方式把填好問卷寄給筆者。問卷回收期間,筆者每隔兩周以電子郵件或電話方式提醒聯係人,由他們和未回答的受訪者聯係,提醒他們對調查問卷作出填答。三位聯係人共發放問卷合計800份,回收問卷共257份,回收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27.63%。調查問卷發放及回收具體情況。

a.聯係人采用電子郵件和傳真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回收到聯係人,然後聯係人再以電子郵件和郵政快遞寄給作者;

b.聯係人(或其委托人)采用到企業去發放問卷和電子郵件方式發放問卷,問卷回收到聯係人,然後聯係人再以電子郵件和郵政快遞寄給作者;

c.聯係人采用電子郵件和傳真發放調查問卷,問卷直接由填寫人寄回或郵件發給作者;

d.問卷回收率回收問卷數量/發出問卷數量;

e.有效問卷回收率回收有效問卷數量/發出問卷數量。

5.1.2描述性分析

5.1.2.1樣本情況

正式調查樣本(企業)情況。給出了正式調查受訪者的基本情況。正式調查樣本(企業)中,公司員工人數(規模)100人以下的有98家,占調查樣本企業總數的44.34%;公司年齡分布3-5年、5-10年和20年以上居多;公司主業所屬行業中高新技術行業(電子通訊、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軟件業、醫藥製造業、新材料或合成材料業)共124家,占所調查樣本企業總數的56.1%,而機械、化工、紡織及其他行業占到97家,從行業結構分布來看,該樣本具備一定的代表性;公司經濟性質分布中民營控股及外商控股公司共有146家,國有控股占到75家,可以反映國內目前企業的基本情況。

5.1.2.2觀測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觀測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主要包括每個觀測變量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和標準差等信息。本研究主要觀測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5.1.2.3問卷來源有效性檢驗

正式問卷調查來自三個不同地區,其中山東89份,貴陽80份,北京52份。不同地區對樣本的獨立性、有效性等可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檢驗它們是否來自於同一個母體,就必須對樣本的來源進行檢驗。本研究采取了K獨立樣本檢驗(K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以測試不同地區填寫者對各種潛變量和控製變量的反應。結果發現所有的潛變量都來自於同一母體;而對於本研究中的控製變量,公司成立多長時間和公司規模(員工人數)的分布差別具有統計的顯著性(分別為0.024和0.040),表明不同地區的公司成立時間和公司規模存在顯著的差異。但從總體而言,上述不同地區的樣本來源基本上是來自於同一母體。

續 K獨立樣本檢驗統計結果

2.Kruskal Wallis檢驗;

3.組別變量為公司所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