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祭祖(1 / 2)

這是一個春意盎然,鶯歌燕舞的三月天。欽天監的長官推演了數月,才選中今天。

鹹陽,這座矗立在黃土高原上的都城,從建都到現在,今天是它生命中最雄偉高大的一天。幾乎所有的王室成員,勳貴,文武大臣,還有六國的使節都來了。他們齊聚嬴氏太廟祭祖。

對於秦國的王室和官吏來說,這可是一個隆重而又無比神聖的時刻。但對於六國的使節來說,純粹是無奈。秦國太厲害了,不來不行。心裏難受那是自然,又不是自己的祖宗,還得跟著哭,跟著拜的,著實讓人不爽。但今天他們不但會不爽,而且還會驚的魂不附體。

莊嚴的祭奠儀式,在一陣嘹亮的音樂聲中開始。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屏住呼吸,恭恭敬敬的站好。幾十名太監開道,秦王身著一套亮麗的華服,頭戴衝天冠,腰佩寶劍,雄姿英發的腳健走來。

看到秦王今天的這身打扮,敏感的使節嗅出了一絲絲別樣的政治氣氛。

“王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平身吧!”秦王語音洪亮的說。

太監把早已準備好的香點燃,小心翼翼的遞到了秦王手中。這是秦王登基以來,第一次主持祭祖儀式,意義重大。擁有祭祖權,就證明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經過一連串的跪拜之後,接下來就是一年一度必須要宣讀的祭文。以前的祭文都是讓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謄寫以前的,在稍加潤色就行了。但今年例外,這片祭文是秦王自己撰寫的。

“玆於太廟,祭祀先祖。皇天後土,初心可見。思吾襄公,愛民如子,率英除暴,安複周室。赫赫戰功,天地可表。晉氏大亂,穆公重塑;楚國危亡,哀公閔心,出車五百,驅逐殘賊。天下洶洶,周室難撫,孝公慈悲,欲還太平。重用商君,改革鄙法,國富民強。每念祖公,敬仰萬分。惠昭文襄,秉承遺誌。克己奉公,大愛無疆。本王繼位,誌布四方,國威蕩蕩,四海八荒,結束戰國,統一天下。催腐拉朽,滅周壯秦,十年之內,天下太平。尚饗。”

祭文讀完了,許多使節的臉色早已煞白。秦王今天的這篇文章,真是石破天驚的爆炸新聞。他想統一天下,已經不在像他的前幾任一樣,還遮遮掩掩,而是赤赤裸裸,大搖大擺。

秦王高冷的眼神掃視了一下在場的所有人,秦室宗親大都喜悅,除了幾個垂垂老矣,頑固不化的東西,還對周室懷有感情,眼圈微紅。不過他們離鬼門關隻有半步之遙,無足輕重。

六國的使節,反應強烈早在他的預料之內。反應再強烈也是無濟於事,六國已是垂死的病人,扁鵲在世,也回天乏術。

六國的使節,現在就一個念頭,趕緊結束祭祀,向國內報告,做好準備。

祭祀完畢後,秦王將王翦,司馬輝,蒙恬等高級將領叫到了宮裏。

他們幾個剛要跪下,秦王就止住了,“眾位愛卿,不必跪了,坐吧!”

王翦,司馬輝,蒙恬等人圍繞著秦王坐下。

“今天把你們叫來,是想和你們幾位探討一下,滅六國的具體戰略方針。”

這幾個高級將領裏邊王翦年齡最大,軍功也最多,自然也最有發言權。秦王希望他能發言,提出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獨到的見解。

過了一會,王翦還是沉默。其他人就有點著急了,神情裏邊透露出想發言的意思。

秦王神情尚好,但對王翦一言不發的態度,有了幾許不自在,心想:“這個王翦什麼意思,難道是本王年輕,他看不起?”

“臣有話說!”一聲略帶急切的話語,打破了長期的默默無語。

“愛卿有話快說!”

“臣以為,王上應該先出兵滅楚!”司馬輝道。

此言一出,王翦深深的皺了一下眉頭,其他人的臉色也不是很對。

“司馬將軍,為何認為應該先打楚國?”蒙恬發問。

“楚國長期以來,就對中原各國不敬,從周朝開國不久,就僭越稱王。從道義上,就是謀反,所以應該第一個滅掉,匡扶正義。楚國占領長江流域的南中國,隻有滅掉楚國,才能決斷六國南下逃跑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