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司馬將軍的邏輯,六國也可能往北逃竄了,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去打趙國。”
司馬將軍一聽這口氣,分明是在抬杠。
不過秦王卻一直聽的很認真。
司馬將軍毫不客氣的反駁道:“北邊是匈奴,六國的君主壓根瞧不起他們,再說趙國,燕國和他們是世仇,他們斷然不會逃亡匈奴。”
秦王聽到這裏,讚許的點了點頭。
“楚國早已經今非昔比了,國力虛弱,政治萎靡,百姓困苦;現在的楚王又驕奢淫逸,膽小如鼠。國家上上下下汙濁不堪,首先滅亡楚國,勝算極大,司馬將軍的分析很有道理。”秦王說了自己的看法。
司馬輝聽到秦王這樣誇獎自己,心中很高興。但其他人卻不自在,心想“一個沒打過幾次仗的小子,竟敢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瞎咧咧,真是不知深淺。”
“臣反對!”蒙恬大聲喊道。
“司馬將軍說應該先滅楚,臣不敢苟同。楚國畢竟立國八百多年了,國力尚存,根深蒂固;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何況,它盤踞南方,占有廣大疆域;河流,沼澤,原始森林眾多,易守難攻,這可都是客觀存在,不好解決的問題。”
“蒙將軍說的對,滅楚要從長計議。”
蒙恬極力反對滅楚,秦王對蒙恬的想法產生了懷疑,畢竟他的身份很特殊,與楚國有裙帶關係。想到這一層,在秦王的心理,蒙恬說的所有不能攻楚的話,都逃脫不了有私心的嫌疑。
王翦通過秦王的話語,聽出了意思。秦王對攻打楚國是很有興趣的。但在他看來,第一個滅亡楚國是大錯特錯。王翦本來的意思,是想讓秦王先修養一段時間,使疲憊的秦國將士稍微喘息喘息。不過隨著事情的發展,王翦改變了最初的想法。
“眾位愛卿,如果沒有什麼異議,那本王就決定第一個滅楚!”
“臣王翦有話要說!”
秦王心想:“你不是不願意發言麼,怎麼現在又這麼急著說話了?”
“臣以為滅楚,不如先滅韓。韓國是三晉之中最弱的一個,而且距離我們很近。滅掉了韓國,魏國就完全暴露在我們的火力網下。同時也切斷了楚國和魏趙的直接聯係,韓國在地理位置上是六國的中心,就和心髒差不多。拿下韓國,六國滅亡的喪鍾也就敲響了!”
王翦的一席話,贏得了蒙恬等幾位的讚同。
如果秦王動搖了,那麼滅楚計劃就擱淺了。
“臣有話要說,小小的韓國,早已經沒有了反抗的能力,消滅不消滅,無足輕重。但楚國不一樣,要是一舉滅亡楚國,六國定然聞風喪膽,不戰而降。當年張儀和司馬錯就談論伐韓與伐蜀(楚國的漢中)的問題,最後的結果還是證明攻打楚國的蜀地正確。王上今天的決定,一定比當年秦惠王更加英明偉大。”
“司馬輝是奸臣!”蒙恬突然蹦出一句話
“奸臣”二字,在每個在場人陽光明媚的心中,打了一個悶雷。
“司馬輝這麼處心積慮的蒙騙王上攻打楚國,是想利用王上的威名,和無數秦國將士的鮮血,來建立他自己的功勳,他這是狐假虎威,江湖騙子的伎倆,卑鄙無恥!”
“你!”司馬輝氣憤的說。
“士可殺不可辱,,我看你才是有私心,害怕滅楚損了你們家的利益,你才是奸臣!”
蒙恬和司馬輝吵了起來......
秦王冷冷的看了蒙恬一眼,蒙恬從這冷酷的目光裏捕捉到了“反感”二字。嚇得立刻收了收自己張牙舞爪的誇張動作,老老實實的坐回到自己的位上。
秦王猛的起身,推開窗戶看了一眼外邊的風景,一揮袖子走了。
王翦,司馬輝,蒙恬等人,靜靜地坐在那裏,外邊的溫暖,也阻擋不了背後冷冷的寒風呼呼的吹!
到底如何,天意不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