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朋友們:盡管以往我在絢麗多姿的大采風中,懷著高揚時代主旋律的宗旨,當采寫特點各異的英模時,都曾不同程度的感動過,但最使我感動的,是在此次“中國世紀大采風活動”中,采寫王維和、孫鳳安、於學基這三位主人公之時。作為務實創新的現代農民企業家,他們有著淳樸、誠信的可貴品格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他們默然拚幹,總是低調——功大而不驕,德高也不揚,實在是可親又可敬:他們那情係父老鄉親、資助廣大群眾的一樁樁不勝枚舉、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生動事例,就像聲聲軍號,催動著我揮筆上陣;又如熊熊火把,點燃了我寫作激情……由此,我又一次深切地體會到:隻有作者自己首先被所寫主人公的事跡感動甚至震撼,才能滿懷激情地去寫作,也才能用作品燃燒的激情,去點燃讀者的心火,從而潛移默化地使讀者在由衷感動中受到教益!
各位領導和朋友,請允許我借此機會,簡要介紹一下我這三位主人公的感人業績吧。
生長於窮鄉僻壤的王維和村主任兼董事長(我向台下的他,輕伸臂掌,做自下而上的手勢),請站起來(待他站起來後),請坐下。他把村辦的一個既髒又累、隻有十來個人的手工作坊磨光廠,身先士卒地曆經20年艱苦卓絕地創業、發展,而今已壯大成為有800多名員工,產品出口美、英、法、德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彙700多萬美元的天津益豐餐具有限公司,而且發展勢頭強勁,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長!作為區政協常委、村“兩委”班子的主要負責人和集體企業領軍者的王維和,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盡心竭力地使村強民富之後,仍以普通村民的平和心態、樸素裝束和苦幹作風,同父老鄉親們一起摸爬滾打,同住村上,他沒有專車,更不搞任何特殊,可是卻時時處處為民謀利,他讓全村男女勞力都到廠上班掙工資;他為村裏的大街小巷都修了優質水泥路;在村中心建了裝有五光十色彩燈的水塔和高標準的純淨水免費供應站;還為80多位7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每人發放1200元的生活補助費……老少爺們都由衷感激地說:“維和這樣的村官兒,咱舉雙手讚成——他和咱村民心貼著心哪!”於是,近三年來,我懷著濃厚的深情,先後寫出三篇共萬餘字的報告文學陸續在天津和北京發表,今年初所寫的《他和村民心貼心》一文,被香港的《華夏英才》雜誌在首篇轉載後,影響大,反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