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北京2(1 / 3)

奕忻聽得鹹豐改稱自己恭王,才鬆了口氣,忙退讓到一邊,打了個手勢帶著鹹豐進了衙門。這總理衙門,是奕忻在自己的王府的偏府裏劃出來的,裏麵門亭樓閣,假山園池樣樣具全,四處雕梁畫棟,精美之極。鹹豐看得如此影像,不由皺了一下眉頭,想起了後世那些官僚們,不管地方多窮困,把個政府機關大樓修得奢華之極,耗資巨萬。後世裏的鹹豐是個小工人,對這種官僚深惡痛絕。

“恭王,這處府砥如此精美,不知耗資多少。如今國事艱難,如此大費周折地建造府衙,恐百姓非議啊。”鹹豐有些不悅地道。

“回皇上的話,這裏是奴才王府的一處偏舍。奴才亦知如今國庫空虛,並不敢多費銀兩。”見鹹豐臉上有不悅之色,奕忻忙越眾而出,向前解釋道。

聽得奕怕發此說,鹹豐才釋然了,覺得自己冤枉了別人,鹹豐反而有些不好思,忙笑了笑,道:“恭王不必如此,朕錯怪忠良了,嗬嗬.”雖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看著如此奢華的建築,想想平平一個王府就如此奢華,怪不得清朝國庫會空虛,這樣一座奢華的建築還隻是一個偏舍,那主府還不知道怎麼樣呢。這麼奢華,每年的修善,怕不下幾十萬兩銀子吧。

鹹豐冤枉了人,隻得好一陣安慰才繼續往前走。這總理衙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式,隻是比平常人家的院子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而已。正麵是下堂,兩一順八間廂房,中間的天井裏擺著些羅漢鬆,穿過了正堂,後麵是一處園子,鳥語花香,流水叮咚。

“恭王不知想怎麼辦這總理衙門?可已有了計劃?”鹹豐看了整個衙門,在一處亭子裏歇了下來,向奕忻問道。

“回皇上,奴才打算將這總理衙門分兩個分衙門,一個專管洋務,一個專管外務交辦等事物。正打算等事務都打點好了,再請皇上明示。”聽到鹹豐問起,奕忻忙站起身來回話。

“哦,這樣分,還是太模糊了。”鹹豐聽了奕忻的話,想了想道,“這洋務分得不清,洋務裏就包括了外貿商務,還有西式教育,工業等,外務也不止是和洋人打交道,還要掌握各國情況,國際形勢。總理衙門還要細劃。”

“請皇上明示!”奕忻忙起身拱手道。

“嗯,如今衙門裏人手不夠,那天朕交待招募各地精通洋務的旨意你可著人遍發各地去了?”鹹豐抬手示意奕忻坐下道。他也明白奕忻現在難處,如何在中國沒幾個能明白西方事務的人,奕忻自己也不過是因為跟洋人打過些交道才明白一些東西。能做這樣已經是不容易了。

“奴才早已照皇上的旨意著人快馬送往各地州府了,相信不日便會有人前來應招。”見鹹豐並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奕忻心裏稍稍地安下來。

“嗯,恭王辦事,朕是放心的。隻是這總理衙門的架子要先搭起來。恭王先將總理衙門分為工業,商業,外交,文教四個分部,等招到了人手再按各人才華分配到各部。還有其餘才能的,你再另開一部如何?”鹹豐後世也不過一個小工人,一時也想不起其他的,於是隻得先幫奕忻粗略地搭個架子。以後看情況再定。

幫奕忻搭了個架後,鹹豐也不再在總理衙門裏呆了,領著一群人,離開了衙門。上了車架,在奕忻等人的又一次山呼之中,匆匆離去。

一路上,鹹豐都在打量著街道上的情況。如今已經有自己開的紡織廠打入市場了。商業上傳統商人們思維被打亂了。在高效,低成本,高質量的工業產品麵前,低效,高成本的商口受到了衝擊。一些聰明的商人開始尋求新的生產方式。

在送走馬可夫一行之後,鹹豐讓圖先將那些餘下的機器集到一處,打算辦一個拍賣會,將這些半價得來的工業機器轉賣給那些正在尋求新式生產方式的商人。這樣既可以擴大自己工業改革的影響力,也可以為正在進行卻阻力重重的勸租減息運動以幫助。有了工業利益的誘惑,相信那些一輩子都守著土地過日子的地主們會將眼光放到利益巨的工業生產上來,而不在死捂著土地不放,這樣就可以多出很多土,使得無地可種的農民們有了依靠。退一步講,即使那些地主仍霸占著土地不放,新興的工廠裏可以收納一部分農進行工業生產。這樣更好,直接將農民轉形成為了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