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詹西女王(2 / 2)

雖然李鴻章沒有拒絕英國以公使的求見,但是就西藏問題的事情,他並沒有與英國公使談到太多,他給英國公使的隻有一句話,那就是英國方麵交出西藏事件之時的幕後黑手,也就是當時的駐印度總督。這顯然是英國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如果英國向清政府交出了駐印總督,無異於告訴世人,此次衝突,英國人失敗了。

就在李鴻章不厭其煩地向英國公使馬裏夫解釋著大清政府此次事件的目的,以及雙方唯一的解決方案的時候,鹹豐正在他的禦書房內接見一位特別的客人。這個人在大清的保護之下,在大清平平靜靜地生活了十幾年,這一天終於輪到她重新登上曆史舞台了。

也許是天意,也許是曆史的在這裏再次走了變路,使得這個原本該在一八五七年死於印度人民起義戰爭之中的女王殿下,無意之中逃脫到了安南境內,與當時在安南執行任務的劉永福相遇了,也就是那個時候,鹹豐看到大清進軍印度,將英國殖民者徹趕出亞洲的希望與借口。

詹西女王,印度人民起義軍中的唯一女性領袖。一個被印度詹西土的宰相從街頭撿回來的小姑娘。八歲的時候,小姑娘曼魯成為了五十歲的詹西土五甘達爾的王後,並承擔起了振興印度的重擔。勇敢的小曼魯,從此走上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

此時的小曼魯已經四十歲了,而且她現在的名字叫做拉克西米-巴伊,或者鹹豐覺得稱呼她為詹西女王更加合適。一身灰白色的衣裙,皮膚有點深,綜色的卷發,卻有一雙迷人的烏黑大眼睛,這是鹹豐第二次與她相見。

在大清生活的十幾年之中鹹豐除了第一次見過她之後,之後的十幾年之中,他如同並沒有見過她一般,幾乎將她忘卻。拉克西米很悠雅地向鹹豐微微福了福,輕聲問道:“尊敬的大清帝國皇帝陛下,今天將我召來這裏,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是的女王陛下,“鹹豐直言不諱地道,“我想,該是時候將您送回您的祖國了!“

拉克西米愕了一下,隨即她想到了這些天一直在大清四處傳翻的消息,頓時感到一陣苦澀,但是麵對鹹豐,她並不想失禮,再次行了一次禮之後,她略帶著苦澀的微笑道:“大清帝國即將進軍印度了嗎,我想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尊敬的陛下!“

她中宮的行動幾乎不受到陷製,除了不能隨意出宮之外,他幾乎對外麵的所發生的所有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中英兩國的衝突,是最近她最關心的事情之一。僅管鹹豐說得很委宛,但是她仍能從其中聽出其中的喻意。

多年的平靜生活,讓她看到許多當初她不曾想過的事情。這個世界除了自己的國家與人民,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與人民是可以完全信任的。從那時候起,她知道了為什麼大清帝國會收留她這樣一個被英國追殺的異國叛軍首領--大清帝國同樣對印度有著巨大的野心啊!

因此,當她聽到鹹豐打算將她送回印度去的時候,她並不感到太大的驚喜。她知道一旦她還活著,並且活著回到了印度,那些曾經跟隨著她起義的印度人民將會有怎麼樣的一種表現--印度將再次陷入戰火。

而很顯然,此時此刻,並不是大清與英國徹底撕臉的時候,大清之所以讓她回國,為的隻是讓英國人在新加坡問題人顧此失彼,最終大清能夠成功地從英國人手中奪取新加坡的控製權。

當然她可以選擇不與大清帝國合作,但是大清仍然會將送回印度,並且同向印度發出消息,將她還活著的消息送給英國人以及印度保守勢力,更可以送給所有的印度人民,那樣她一樣按照大清政府為她所安排的路線走下去,並且走得艱難無比。

拉克西米不想當一枚棋子,她希望印度能夠真正得到解放,她更希望得到大清的真心相助,因此她向鹹豐提議,送她回國有可能是大清政府在印度站住腳根的絕佳時機。她在期待著,期待著鹹豐的回答。

不過令她很失望的是,鹹豐沒有表自己的觀點與態度。大清需要馬六甲的控製權,至少是部分控製權,那樣在太平洋上,將沒有任何勢力能夠再威脅到大清了。拉克西米這次回國,命將是怎麼樣,他無法預測,但是他知道不管她願不願意與大清合作,印度的新一輪反英起義,將在她回國的那天重新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