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我說我也想過逃離北上廣,但都快不惑之年的人了,還折騰個啥?孩子還小,雲子又忙,我想我還是留下來,好好地陪著他們才是。當然,如果有工作調動的機會,我們也不排除會舉家南遷。我們采用的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家庭運轉模式,即雲子是中心,仔仔和我是兩個基本點。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要在一起……
“三個戰友同個房,有下句了沒?”門兒清人沒到,聲音先來了。
“三個戰友同個房,一群光頭情義長!”六床驕傲地說,“報告班長,對得怎麼樣?”
“三個戰友同個房,一群光頭情義長……”門兒清自顧念了幾遍,說,“情義長,說得好,寫實派——那現在就是我們見證驚喜的時刻了,請跟我來……”
大家一窩蜂似地跟著門兒清就去了醫生值班室。原來,前幾天電視台采訪我們的節目正在熱播。
這是一個打擊遊醫治癌的新聞調查訪談節目。
節目一開始,記者在腫瘤醫院附近對患者和家屬,還有醫院周邊的遊醫進行了大量采訪,有的患者隻相信醫院,也有的患者表示可能會相信廣告。隨後,片子援引了一個真實案例:某市人民檢察院,在經過調查取證後,正式就遊醫黃某運用注射甲胺磷(農藥)治癌造成人身傷害一案,提起公私,將黃某交由人民法院製裁。節目主持人說:“這又是一起輕信遊醫能治癌的悲劇。把寶貴的生命交給既無行醫執照,也無真才實學的遊醫,不但破財,還會耽誤病情,甚至喪命。法律自然不會放過這些遊醫,但懷著僥幸心理的患者和家屬,是不是該理智一些呢?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鏡頭推向了作為嘉賓的林教授。林教授是西醫治療腫瘤方麵的專家,所以,他對專業治療腫瘤當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裏我就不再細述。
大家更關心的是我們三個的出鏡和發言。
在鼻咽癌患者飲食方麵的經驗交流環節,出現了我的麵孔,我說:“癌症患者心理負擔都重,抵抗力低,應該盡量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比如用各種豆類打製成豆漿;用各種水果打成果汁;用木耳和胡蘿卜燉出各種靚湯;平常用話梅、橄欖、無花果和羅漢果泡水喝,既能刺激唾液分泌,也能減輕口幹舌燥的症狀。”
沒錯,在雲媽的指導下,雲子做出來的飯菜總是五花八門,盡管我除了能看到“色”而不知其“香”與“味”,但我知道那些飯菜都是營養豐富的好食物。
鏡頭對準六床的時候,他說:“千萬少吃鹹的、熏的、烤的和醃製的食物;要戒煙、戒酒,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熬夜,少逛夜店。”
六床是個好廚師,記得他教雲子製作的一道無花果燉肉,大家都說好吃。配方簡單,隻需要適量的無花果和鮮肉。做法也簡單,洗淨入鍋,放些蔥薑與適量鹹鹽,煮至肉爛,喝湯吃肉都行。鼻咽癌治療後口幹咽痛,無花果燉肉有健脾胃、消腫解毒的效果。
四床作為早發現、早治療的例子,被采訪的時間比較長。由於早發現早治療,他沒有像我和六床一樣有淋巴腫大的症狀,但他放療後,可能因為體質、放療強度的差異,或者是保護措施等,造成了脖頸皮膚潰爛的後果。所以,四床在放療後如何保護皮膚方麵更有經驗。他說:“放療期間,要保持脖頸部的皮膚幹淨清潔,有汗水要立刻擦幹,這是因為水分電離會加重了皮膚損傷。所以,為了避免衣領對皮膚的摩擦,一開始要穿無領衣服。”四床還說,照射範圍內的皮膚不要用肥皂洗擦,洗澡的時候更不能衝洗那裏的皮膚,也不要外出曬太陽。如果脫皮、瘙癢,不能手撕、手撓。過一會兒,鏡頭轉向了四床媽媽,她用棉簽蘸著消毒水給四床做擦洗。四床解釋說,這種消毒水是1%的冰片水與滑石粉勾兌的。擦洗幹淨之後,隻見四床媽媽再給患處塗抹上些藥膏,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