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人”接我回家(2 / 2)

“喲,是不是每天都刷牙啊?”

“對呀,自己刷牙、自己洗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說著說著,仔仔跳躍到了另一個話題上了,他說:“爸爸,我要喝鮮牛奶……”

“媽呀,廣告都深入兒心了。”我說,“一會兒去超市,爸爸給你買鮮牛奶。”

“好嘞。”仔仔咂巴咂吧嘴,一臉幸福的“壞笑”。

車子在十字路口停下,一個乞丐來敲車門。外婆隨手遞過來一個硬幣,交給仔仔。仔仔接過硬幣,按下車窗,送給了乞丐。乞丐說了聲謝謝,仔仔回答說不客氣。這一切,那麼簡單,那麼自然,仔仔做得那麼熟練,於是我問仔仔:“你為什麼送給他硬幣?”

“老爺爺很可憐,沒錢吃飯飯。”說著,仔仔的眼淚就要流出來了。

“我的天啊,這你都知道?一定是外婆教你的吧?”

“外婆說,老爺爺很可憐,沒錢錢吃飯飯。”

“好樣的,仔仔這麼樣做是對的。”

大家都沉默了。

仔仔雖然還不懂得什麼叫“同情心”,也不懂得什麼叫“愛心”,但他知道,乞丐爺爺如果沒錢錢,就沒飯飯,沒飯飯,就餓餓。大概這就叫“人之初,性本善”吧,但如果沒有像雲媽這樣的長輩的循循善誘,孩子們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可能就隻能停留在初始階段,久而久之就會被社會的陰暗麵麻木得不會再動惻隱之心了。不得不說,啟蒙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啊,要不怎麼會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古訓?

雲子見大家都安靜了,打開音樂,這是一張我們聽了差不多三年的兒童歌曲專輯,這裏有仔仔最喜歡的童聲合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穀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歌曲裏唱的是曾經的故事,曾經的天空,如今,故事該如何續寫?現在的天空,孩子們很難再看到“白蓮花般的雲朵”了,而晚風吹來一陣陣的,就是不敢呼吸的霧霾了……

聽著兒歌,仔仔躺在我的懷裏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我輕輕地在他的額頭上親了一下,他居然癟癟嘴,還抬起了手,拂了一下額頭,是感覺到了我的唇溫還是不高興我打擾了他的夢?可是我偏偏又親了一下。

車子裏,靜悄悄的。我把車窗關上,隔了聲音的外麵的世界,也是靜悄悄的。風不吹,樹不搖,就連太陽,也躺在霧霾裏迷迷瞪瞪地,犯起困來。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願意打擾仔仔的睡夢。

大約半個小時,車子就開到了小區樓下。下車後,我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仔仔買鮮牛奶。

醒來的仔仔剛到家,一見到爺爺,立刻又精神起來了。

仔仔拉著我和爺爺的手,到主臥室參觀他的積木,到書房參觀他的嬰兒圖書,到客廳參觀他擺弄好的廚具,儼然一副小主人的“範兒”。

這裏有他三歲以來的一切記憶;這裏到處是他摸爬滾打的痕跡。這裏的一切他都那麼熟悉,那麼喜歡,這就是他的天堂。

忽然,仔仔又拽著我,非要我搭乘他的“蘭博基尼”。於是,我就坐在了他後麵,他坐在前麵把著方向盤,兩腳一蹬地,兒童扭扭車“嗖”地飛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