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玉雕(2 / 3)

商、周、春秋、戰國--玉石工藝時期

出現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傳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較多,它屬隨身佩戴裝飾玉品,亦屬禮品。從新石器晚期的良諸文化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種類較多。商代出現了玉鳥佩、人首佩、人洛佩等。玉璜是一種弓形弧狀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瑣的造型優美,如春秋白玉龍紋璜、戰國黃玉龍首璜。

漢、唐時代--玉雕裝飾盛行期

河南獨山玉始采於西漢,土地文物證實遼寧峭岩玉屬於裝飾品的主要玉料。西漢的金縷玉衣是2000片岫岩玉聯綴而成,漢代鹹陽出土的"漢玉馬"也是一件珍品。今安徽無長市出土的漢代環狀玉龍首尾相連卷曲如環,徑x厚=5x0.5cm,還有大小各異的玉壁,其中較大者有青玉壁,徑x厚=23x0.5cm,雕工精湛;牙壁乳白色,徑x厚=9xo.5cm,玲巧可愛。唐代佛教盛行,玉石多用於裝飾佛像,唐代"幼學瓊林"中有瑪瑙盤較有名。1970年,陝西何家村出土了唐代一千多種珍貴文物,其中獸場瑙杯就是一件貴重之寶(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醬紅色,高自.5cm,長15.6cm,造型獨特,令中外人士心馳神往。

宋、元時代--玉雕飛躍發展期

玉雕工藝已達到質的飛躍,宮廷中設有"玉院",已有淺磨深琢,浮雕圓刻。元朝開國元勳忽必烈在開國大典宴請群臣盛酒用的"瀆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新疆和田整塊大玉經5年雕琢而成,重1750kg,可儲酒30餘擔。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鷹佩等。福建壽山石1500年前被作為雕刻石,南宋時,已大規模開采,到元朝價值倍增,屬玉雕主材料。

明、清時代--玉雕鼎盛期

明末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記載,有良玉雖集京城,工巧則推蘇州。明代蘇州玉雕藝人陸子岡最有名,發展了"刀刻法以及"連環會"製作工藝,創造了各種陰陽浮雕於一體的玉雕工藝製品,得到朝廷的賞識,至今仿者不斷,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藝已達到高峰,宮廷設有玉器造辦處,督辦玉料,宮廷中禦用玉器極多。最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我國古代玉雕之王,高2.24米,徑長帕厘米,重8噸。小型玉件不勝枚舉,如明代的青玉蓬生貴子佩、清代的嵌寶石點翠管,民間廣為流傳。

近代--玉雕最盛時期"

近代玉雕集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寶館"不僅收集了中國玉雕"四大國寶"一岱嶽奇觀、群芳攬勝、含香聚內與四海騰歡,還有各種出類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師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種繁多,作工精湛,被譽為"東方瑰寶"。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戲鸚鵡","俏色瑪瑙嵌寶蚌佛","珊瑚六臂佛鎖蛟龍"。潘老的創作不僅列為國寶,而且被法國巴黎盧浮宮、美國費城博物館、日本名古屋博物館珍藏,為世界藝壇所矚目。玉雕"怪傑"王樹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絕:一絕是藝術精品,料、工、藝三合一;二絕是善用俏色;三絕是思路廣泛,做工精湛。他的名作有"珊瑚觀音普渡"。近代國玉雕人材雖多,但高精藝人少。今後除繼承傳統工藝,古為今用,更要學習西方先進的東西,中外結合是玉雕界當務之急。

3.中國玉雕流派

中國玉雕技術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探索與積累,逐漸形成了北派、揚派、海派、南派四大流派。

北派是京、津、遼寧一帶玉雕工藝大師形成的雕琢風格,以北京的“四怪一魔”最為代表。“四怪一魔”即:以雕琢人物群像和薄胎工藝著稱的潘秉衡;以立體圓雕花卉稱奇的劉德瀛;以圓雕神佛、仕女出名的何榮;以“花片”類玉件清雅秀氣而為人推崇的王樹森和“鳥兒張”—張雲和。"北派"玉雕有莊重大方、古樸典雅的特點。

揚派是揚州地區玉雕所表現的獨特工藝。“揚派”玉雕講究章法,工藝精湛,造型古雅秀麗。

海派是以上海為中心地區的玉雕藝術風格,是藝人們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圍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海派”風格。“海派”以器皿(以仿青銅器為主)之精致、人物動物造型之生動傳神為特色,雕琢細膩,造型嚴謹,莊重古雅。

南派是廣東、福建一帶的玉雕,由於長期受竹木牙雕工藝和東南亞文化影響,在鏤空雕、多層玉球和高檔翡翠首飾的雕琢上,逐漸形成造型豐滿,呼應傳神,工藝玲瓏,的一種藝術風格。

4.中國玉雕之鄉

難以置信,全國做玉器生意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南陽人。有人曾做過一次調查,從南陽、鄭州發往廣州的飛機航班上,將近有一半是做玉器生意的南陽人;從南陽玉雕發展規模最大的“玉雕之鄉”鎮平縣發往昆明、深圳、杭州、青島、烏魯木齊等幾十個大中城市的大巴,每天都有100多輛車,車上80%的乘客是做玉器生意的南陽人。

河南鎮平玉雕加工業曆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考證,最早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6000餘年曆史。另據縣誌記載,宋、元兩代玉雕生產開始漸具規模,明、清以來,已成為一大產業。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已成為該縣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全縣85%的鄉鎮都有玉雕加工業,專業村近百個,石佛寺、晁陂等8個鄉鎮村村可聞雕琢聲。國有、集體、個體、中外合資等各種形式的玉雕加工企業有1.1萬多家。從業人員11.7萬人。

從風格上講,鎮平玉雕博采南北之長,既有京津派的雄渾豪放,也兼蘇揚派的婉約細膩,造型生動逼真、雕刻精細入微,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中部風格。其代表作有:國家級珍品翠玉“九龍花薰”,現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河南廳;獨玉“鹿鶴同春”,已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雙層大型轉動翡翠花薰“哪吒鬧海”巧用浮雕、透雕、鑲嵌技術,玲瓏剔透,榮獲輕工部工藝美術百花獎。

從產品類型上講,鎮平玉器種類繁多,產量巨大。人物、花卉、鳥獸、山水、爐薰、首飾、茶具等10大類5000多個品種一應俱全。在產品數量上,擺件類占全國產品的90%以上,掛件類(手飾等)占全國產量的40%左右。茶具、酒具等玉石製品在國內獨一無二,像枕巾、涼席、骨灰盒等玉器製品也是出自鎮平。

因之,鎮平玉雕以其豐厚的文化積澱和獨具特色的產品而飲譽海內外,1995年3月,農業部和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五部門聯合命名鎮平為“中國玉雕之鄉”。

鎮平玉雕產業發展起來了,產品遠銷美、日、德等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了衝出國門,讓產品走俏國際市場,多年以來,精明的鎮平人在技術、資金及輿論宣傳上作了精心的準備。

鎮平玉雕品種多樣,但價格也千差萬別。有些掛件僅值一兩元錢,而有些擺件則價值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這些價格昂貴的擺件究竟賣給誰?國人消費得起嗎?據商戶說,國內消費者也有買得起的,但很少,主要賣給外商。當然,銷往國外的渠道和辦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大致有以下幾種途徑:

政府搭台,請進外商。自1993年起,每年4月2日,鎮平人都要舉辦一個自己的盛大節日——“中國鎮平國際玉雕節”。玉雕領唱,經貿合奏。節日期間,境外客商紛至遝來,競相購買珠寶玉器。第二屆玉雕節經貿營業額2.8億元,單是外商就送來1700萬美元。

積極參加全國性的經貿會如廣交會等,麵對麵地同外商做玉雕生意。對於鎮平縣從事玉雕加工經銷個體企業也好,或者是國有企業也好,每年參加廣交會,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這樣不僅能賣出更好的價錢,而且還能獲得寶貴的市場信息。大仵營村農民王保六與韓國一寶石商人就是在廣交會上的多次交往中,結成貿易夥伴的,他現在專為該商人供貨,生意做得十分紅火。

利用口岸將玉雕產品銷往國外。長期以來甚至包括現在,鎮平許多玉雕企業大都是將產品通過口岸銷往國外的。比如華藝玉雕有限公司,他們的產品通常是借助廣州、天津等口岸外銷的,據傅俊建講,他的公司已決定在美國設公司,解決這一問題。

用足用好自營出口權,將產品直接銷往外國。近年來,鎮平玉雕產業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但因沒有進出口權,吃盡了苦頭。在1992年秋廣交會上,鎮平玉雕商人在館外交易被大會點名批評。基於這種情況,加上鎮平人的爭取,1993年2月,外經貿部批準鎮平工藝品集團公司為自營出口單位,有獨立的進出口權。1993年至1994年兩年,該公司為玉雕個體戶出口玉雕產品價值1300萬元,退稅180萬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