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中國古典音樂形式美(2 / 3)

一是音高。前麵說過,音高是“由於發聲體振動頻率的不同所造成的聲音的屬性,頻率越高,聲音越高。” 音高的這種性質是通過對聲音進行物理屬性的分析而得出來的。人們的聽覺能感知的音高在20-20000赫茲之間,而音樂音高的音區多在20-4000多赫之間。這個音區的音高選擇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這在全世界的不同民族中基本是統一的。音高是音樂形式美中最主要的表現因素。因為人們可以將不同的音高組成優美的曲調,並與節奏結合構成旋律。音高的高、中、低的不同變化,分別表現各種不同的場景和抒發各種不同的情感,並以此來表現出它的審美價值來完成的。如古琴中有兩種演奏的指法叫“滾”和“拂”。即在古琴的七條弦上,依次從高音到低音叫滾,反之,由低音到高音叫“拂”。“滾”,“拂”手法的運用就是借助於音高的審美價值。在著名古琴曲《流水》中,正是這種手法的運用,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古琴曲所要表現的內容和要抒發的情感。在《流水》中的第三部分,作者用連續的“猛滾”和“慢拂”來描摹流水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既模仿出了連續不斷的流水聲響,又描繪出了波濤的起伏翻滾的聲響,通過這些對不同音高形成的音響的層疊進展,給人們展現出了一幅水石相撞、漩渦急劇轉動的“流水”的動態景象,描摹了流水與狂風巨浪搏鬥,依舊悠然自得,從容不迫,傲然奔流的雄姿,表達了人們對富有生命活力的大自然的熱愛和讚頌。既給人造成一種豁然開朗、別開生麵的境界,又使聽者感受到一種舒展坦然的審美享受。

二是音強。音強是指“聲音的大小,是由聲波振幅的大小決定的”。①振幅大,音則強,振幅小,音則弱。音強的變化是音樂表現形式的重要因素。相同時值的強音和弱音有規律地循環出現,就構成了節拍。節拍就是以音的強弱關係來組織音樂的,所以說,音強在音樂形式美的表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強的審美價值主要表現在它的力度變化上。一般來說,較弱的力度宜於表現搖籃曲一類的題材,而較強的力度則適宜於表現進行曲一類的題材,而不同力度的演奏常常產生鮮明的對比,從而形成不同的審美效果。如古典琵琶曲《十麵埋伏》中的“九裏山大戰”,就充分運用了“音強”所產生的審美效果。進入“九裏山大戰”,樂曲就用了強有力的節拍來描繪氣勢磅礴的楚漢大戰的驚心動魄的場麵。接著用微弱的“吟弦”和“顫音”技法,惟妙惟肖地描摹洞簫的聲音,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心理戰術的傳說:楚漢大戰中的一個夜晚,漢軍軍師張良,教人用洞簫吹起了楚歌,利用鄉音激起了楚軍將士厭戰思鄉的情緒,瓦解了楚軍將士的鬥誌,為漢軍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簫聲的出現使樂曲的情緒突然發生了變化,為以後的“呐喊”在聲勢上形成了鮮明的、音的力度強弱的對比。“呐喊”是全曲音樂發展的高潮,它是“九裏山大戰”的尾曲,在“呐喊”裏音樂精練樸實,演奏技巧高超,左右手協調配合,運用琵琶特有的“推並弦”、“挽”、“吟”、“長滾”、“搖”、“長輪”等多種技法,通過力度的不斷增強,樂曲的不斷高漲,來表達大戰勝利後由小到大的呐喊聲,形象地描繪出兩軍對陣時呐喊撕殺時的激烈場景。至此,樂曲既進入到了全曲的高潮,也達到了極為生動逼真的藝術效果。

三是音色。音色是指“由於波形和泛音的不同所造成的聲音的屬性。每個人的聲音以及鋼琴、提琴、笛子等各種樂器所發出的聲音的區別,就是因為音色不同造成的”。 音色是音樂形式美中極為重要的表現手段。音色的不同甚至可以造成不同國別、不同民族的不同審美情趣。如西方民族喜用鋼琴、提琴、吉他、薩克斯管等;而東方民族則喜用古琴、琵琶、古箏、笛等絲弦或竹製樂器。這就形成了東、西方民族不同的音樂風格。而這種不同風格的形成,就是音色這種要素在起著主要的作用。不同的樂器形成不同的音色,如長笛的清脆,提琴的豐滿、鋼琴的大氣、圓號的洪亮等,即使是相同的樂器,由於演奏方法的不同,也會形成極為豐富的音色變化而給作品帶來極強的審美價值,如古典民族器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就是通過不同的樂器或相同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來表現江南水鄉在春江花月夜的迷人風貌的。

《春江花月夜》,采用多種民族樂器合奏的形式,但沒有一種樂器從頭演奏到尾。這種多樣民族樂器的演奏配合,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春江花月夜》的優美意境。首段“江樓鍾鼓”是引子及主題的顯示部分。引子以琵琶為主,用彈挑、輪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擬陣陣低沉的鼓聲;用洞簫輕微的顫音呼應,宛如春風吹拂下的絲絲漣漪;古箏則以波音奏出遠方鍾聲的回響,把月亮未升之前江麵的優雅恬靜的醉人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此後大鼓輕聲擊奏,刻畫了夕陽西下,泛舟江上,簫鼓齊鳴的動人情景。

第二段“月上東山”是樂曲的第一變奏部分。先用大鼓滾奏的輕聲轟鳴,把樂曲引向更為深遠的意境之中;接著用琵琶、二胡、洞簫的齊奏配合,形象地表現了一輪明月在雲層中遊移出沒的美麗景色,最後用洞簫吹奏出婉轉鳴咽的旋律,再次將音樂導入到另一層更為深遠的意境之中。整段旋律具有一種徐徐向上的動感,音樂恬靜而開闊,流暢而清澈,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聯翩,仿佛置身於夜色朦朧、江清月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