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城市·文化(2)(1 / 3)

太原文化產業在今後的發展上要堅定不移地走市場化的道路,政府在創建適合文化產業發展的環境、出台有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等方麵要真抓實幹。太原是山西的省會中心城市,在文化功用方麵要強於其他的城市,資金、人才的集中度較省內的其他城市也要高出一些。中心城市除了政治、經濟的功能外,文化的功能十分突出。比如創作策劃音樂舞蹈史詩《華夏文明看山西》《魅力山西》等等大型演出劇目,用世界水準的歌舞形式鑄造山西曆史文化積澱深厚的鮮明特色,在五台山實景襯托中表演能夠突出山西特色文化的大劇目,應該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創意和項目。南方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湖南衛視、湖南出版集團、北京創意產業、上海創意園區、上海會展業的發展,都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鑒啟示。

我知道,太原市委、市政府對發展文化產業非常重視,在這方麵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晉陽古城、蒙山大佛等的開發利用,策劃舉辦了大型文化演藝活動,舉辦優秀經典劇目與交響音樂會的演出等等。希望太原的文化產業會有大的突破和大的發展,能夠帶動起全省文化產業的整體蓬勃發展。

第三(節) 華夏文明看山西三晉文脈聚並州

山西因其曆史悠久、遺存豐富、文化燦爛、影響深遠,被譽為華夏文明的主題公園、中國社會變革和進步的思想庫以及東方藝術的博物館。太原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有著悠久厚重大氣磅礴的曆史文化和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成為華夏文明史上光輝燦爛的一章。了解華夏文明,需要認識山西曆史文化;把握三晉文脈,更需要認識太原的曆史文化。

晉水、晉陽及太原古城池成為三晉文化的發端

世界上著名都市的形成發展幾乎都跟河流水係有直接的關係,太原古城的形成與發展,與一條算不得闊大也算不得流長的晉水密切相關。晉水源出今日太原市西南的懸甕山,東流彙入汾河。晉陽則因位於“晉水之陽”得名。

《管子·乘馬》曰:“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大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漢書·地理誌》《水經注》中都明確記載著晉水就在晉陽。晉國之稱號出自何處?《史記·晉世家》記載:周成王封唐叔虞於唐地,叔虞子燮父即位後,因境內有晉水,遂改國號為晉。“晉”從此成為山西的代稱。而三晉之地,大體相當於通常說的中原黃河流域。自班固、鄭玄、杜預、酈道元、朱熹到閻若璩、顧祖禹、範文瀾等史家,都主張叔虞封唐之地在今天的晉源鎮。

秦漢以前的上古時期,是華夏文明的發生和奠基時期,也是晉陽文明的形成時期。堯、舜、禹時代,太原屬陶唐之地、冀州之域、並州之域。夏、商、周三朝,不乏太原或晉陽的文字記載。公元前541年“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鹵”(《春秋·魯昭公元年》),此處的“大鹵”即指太原。實際上當時的太原也隻是個地理泛稱,相當於晉陽古城及周圍的平原地帶。

太原的名稱和轄區曆史上幾多變化。晉陽之名,始見於《左傳·定公十三年》“晉趙鞅入晉陽以叛”的記錄,也就是說,東周魯定公十三年(前497)之前,已有晉陽邑,所以晉陽建城應該早於這個時間。當時的晉陽城,由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督率建造。史稱董安於“世治晉陽”,其先祖董狐則以“秉筆直書”的晉國太史聞名。董安於將城址選在太原盆地北緣懸甕山麓的晉水之陽,這裏是汾河、晉水的交彙地,建成後的晉陽“城高四丈,周回四裏。”(《左傳·成公六年》)遺址在今天的晉源區古城營村。晉陽城牆用版築的方法,由黃土夯實,高厚堅固,城內宮殿的柱礎由優質銅鑄造而成,宮牆由狄蒿苫楚木材圍圈。戰國時期晉陽成為趙國早期都城。

秦時實行郡縣製,公元前247年,設太原郡,以晉陽縣為郡城,這是太原第一次作為地區建製的名稱出現。並州之稱,則在東漢。兩漢以降,太原因其顯赫的地位和重要影響成為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城市,頻頻見諸誌書典籍和城鄉碑銘。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古時期的800年間,太原城池更加輝煌。唐朝的晉陽城,達到曆史上空前的規模,沿著汾河兩岸形成了一個城市集群,整個城市周長42裏,僅城門就有24座,東城、西城和中城並立,府城、縣治分列,演繹著“龍興之地”的盛唐氣象,當時稱為晉陽、太原、並州或者是北京,太原與長安、洛陽、開封、揚州等並列為國內的大都市。

及至宋元明清近古時期的1000餘年,晉陽有毀有建。宋太祖、宋太宗,對晉陽城水漫火攻,毀壞嚴重,晉陽行政一度由府治降至縣治,城內的十字官街改為丁字街。到了明代,洪武三年(1370)四月,朱元璋封第三子朱木岡為晉王。此後,工部調發山西民夫,在太原、大同、潞安三府分別為晉王、代王、潞王建造宮殿。洪武九年(1376),太原舊城擴建完工。擴建後的太原城牆,周長24裏,城高3.5丈,內夯黃土,外包城磚,開啟了迎暉、宣春、承恩、迎澤、振武、阜城、鎮遠、拱極八門,城周有深3丈、寬6丈的護城河一道,吊橋、城樓、角樓、小樓、垛口應有盡有。城郭壯麗,殿宇輝煌。明王朝對太原城的擴建,奠定了近代以來太原城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