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學(3)(1 / 3)

刻板效應在人際交往中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積極作用在於它簡化了我們的認識過程,因為當我們知道某類人的特征時,就比較容易推斷這類人中的個體的特征,盡管有時候有所偏頗;消極作用,常使人以點代麵、固執待人,使人產生認識上的錯覺,比如種族偏見、民族偏見、性別偏見等就是刻板效應下的產物。

(五)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也稱心理定勢效應。心理定勢,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或許你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農夫丟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於是他觀察鄰居的兒子的言行舉止,沒有一點不像偷斧頭的賊。後來農夫在深山裏找到了丟失的斧頭,再看鄰居的兒子,怎麼也不像一個賊了。這個農夫就是受了心理定勢效應的左右。

在人際交往中,定勢效應常使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固定化。比如,與老年人交往,我們往往會認為他們思想僵化、墨守成規、過時落伍;與年輕人交往,又會認為他們“嘴巴無毛,辦事不牢”;與男性交往,往往會覺得他們粗手粗腳、大大咧咧;與女性交往,則會覺得她們柔柔弱弱、心細如針;與一向誠實的人交往,我們會覺得他始終不會說謊;碰到了曾經圓滑過的人,我們定會倍加小心。知道了定勢效應的負麵影響,我們就應該注意克服,看待別人要“與時俱進”,要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精神。

(六)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就是以己論人,常常以為別人與自己具有同樣的愛好、個性等,常常以為別人應該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它是由懷疑引起的對別人人格的歪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效應的典型寫照。當別人的想法或行為與我們不同時,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從而認為別人是錯的。喜歡嫉妒的人常常認為每個人每天都在嫉妒。

克服投射效應的消極作用,我們應該辯證地、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嚴於律己、客觀待人,盡量避免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他人。

(第三節)人際交往的幾點技巧

了解人際交往的心理很重要,而在此基礎上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同樣重要,也惟有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了解交際對象

正確地了解交際對象,是提高人際交往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第一步。要知道,人一般對自己的關注要勝過對他人的關注。一個人首先是對自己感興趣而不是對別人感興趣。因此,我們要設身處地地去了解對方,而不要憑主觀想象去看待對方。

(二)與人交談的技巧

選擇對方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交談技巧的根本。要記住:人們最感興趣的往往是關於自己的話題;你對談話是否感興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聽眾是否對談話感興趣。因此,與人談話時,多談論對方,並引導對方談論自己,可以使你廣受歡迎。

(三)如何巧妙地令別人覺得重要

每個人都渴望被承認、被了解。所以,人際交往中,盡量使對方意識到其自身的重要性,會使你備受歡迎。而且你越使對方覺得自己重要,你就越受歡迎,對方對你的回報也就越多。應該如何做呢?下麵幾點僅供參考:

(1)仔細聆聽對方的話語。

(2)讚許和恭維對方。

(3)不時提及對方的姓名。

(4)回答對方的問題時,稍加停頓,顯得鄭重。

(四)讚同別人的藝術

要學會讚同別人。智者和偉人往往都很善於讚同別人。如何學會讚同別人,可參考以下做法:

(1)將你的讚同說出口。

(2)在一些無所謂的事情上,將你的反對埋在心裏。

(3)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4)少與人爭論。

(5)有了衝突,要及時、正確處理。

(五)聆聽的技巧

聆聽越多,你就會變得越聰明,就會被更多的人喜愛,就會有更好的人際關係。那麼,如何成為一名好的聽眾呢?下麵幾點建議供參考:

(1)目光注視說話者。

(2)適當靠近,專心致誌。

(3)要時不時提個問題。

(4)不要用別的話題打斷說話者。

(六)影響別人的技巧

要想影響別人,促使別人按照你的意願去做事,最根本的是要明確別人想要什麼。之後,你隻需簡單地向他們說明:隻要這樣做,你們就可以獲得你們想要的。如何了解他人所欲?要多詢問、多觀察、多聆聽、多努力。

(七)說服別人的技巧

如果你說的話明顯地對自己有利,人們通常不會信任你,這是人的一種本能。因此,要想說服他人,最好不要直接闡述,應該引用他人的話,“借刀殺人”。

(八)促使別人做決定的技巧

(1)要給出讓別人同意你的理由,要讓其相信:按照你所說的去做他們便會受益。

(2)讓對方在你的兩個“可以”中選擇一個。

(3)提問對方一些隻能用“對”來回答的問題。但方式要恰當,要點頭示意,並用“您”來引入。

(4)讓對方知道你在期待其給出肯定的答案。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