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學(3)(2 / 3)

(九)如何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要知道,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往往會決定整個交往過程的結果和基調。所以,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不妨在你和對方目光接觸、開口說話、打破沉默之前,露出你親切的笑容。笑容,是調動情緒、給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良藥。

(十)讚美別人的技巧

任何人都喜歡聽別人的讚美,讚美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讚美他人,首先要拿出真誠的態度,其次要注意讚揚其行為而非本人。另外,讚揚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要空話連篇。

(十一)批評別人的技巧

讚美固然重要,批評往往也不可少。對有錯誤的人,恰如其分地、有技巧地批評,會加深你們之間的關係。

(1)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別人。

(2)批評要給出理由。

(3)批評前最好先來點讚揚。

(4)批評要針對事而不針對人。

(5)批評要及時,不要累積。

(6)批評末尾要緩和情緒。

(十二)感謝別人的技巧

(1)要有誠懇的態度。

(2)要清晰、自然地表達出來。

(3)注視對方的眼睛。

(4)說出對方的名字。

(十三)給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技巧

首先要完善自我,給別人欣賞你的理由。其次,要注意下麵的行為舉止:

(1)態度要真誠。

(2)待人要熱情。

(3)凡事不急躁。

(4)不要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5)不要攻擊別人。

(十四)發言的技巧

(1)頭腦要清晰,對所說的要心中有數。

(2)言簡意賅,不要囉嗦。

(3)注視聽眾。

(4)要說聽眾感興趣的話題。

(5)不要擺出演講的架勢。

交往中需要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最佳的距離是多少?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最佳距離的多少首先取決於你交往的對象是誰。美國學者研究發現,46~61厘米是一個人的私人空間,其女友或男友可以安然地呆在私人空間內。如果一個人發現有第三者呆在自己男友或女友的私人空間內,這個人肯定會吃醋,甚至大發雷霆。私人空間可以延長到76~122厘米,這個空間最適合討論個人問題。當你與愛人約會的時候,和他(她)之間的距離最好不要超過46厘米,否則他(她)會覺得受到了你的冷淡,可能引起誤會。與同事或領導討論公事,最佳的空間距離為122~213厘米:大於這個距離,對方則會誤認為你態度不認真;小於這個距離,對方會覺得你有逼迫之意。和非親密朋友交談,較佳空間距離是213~366厘米:小於此距離,對方會覺得你盛氣淩人;大於此距離,對方會覺得你沒禮貌。這個空間距離也是與普通朋友交談的適當距離。演講者與聽眾之間,或有矛盾的人之間的談話距離一般在336厘米以上。

最佳距離的多少還與交往者的文化背景有關。比如你如果與一位美國人交談,距離不得小於60厘米,否則他會覺得你不友好;如果與一名阿拉伯人交談,就要小於60厘米,否則他也會覺得你不友好,可能會出現他會不斷向你靠近以示友好而你則不斷後退的有趣場麵。究其原因,是不同文化背景所致。

另外,心理學家還發現了如下的規律:人們離他喜歡的人比離他討厭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同樣親密關係的情況下,性格內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保持較遠些的距離;兩個女人談話總比兩個男人談話挨得更近些,異性談話比同性相距遠一點。

知道了最佳距離的道理,合理運用,我們會收到意想不到的交往效果。

人有不同的“型”,在職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一般有屈從型、攻擊型和超脫型三種,處理人際關係的風格各不相同。

(一)屈從型

屈從型的人,習慣於忍氣吞聲,不去表達自己的需要,不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和他人的矛盾卻也不見得少,人際關係也好不到哪裏去。順從別人、討好別人,而不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其實會令人感到很不舒服。

假如你是屈從型的人,要敢於表達自己的需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即使害怕也要去做;要心平氣和、真誠地去和人交涉。但是注意不要走向極端,而去攻擊別人。

(二)攻擊型

攻擊型的人傾向於通過攻擊的方式和人斷絕人際關係。此類人的家教一般很嚴厲,父母希望他們長大成為一個重要人物,一旦做不好就會被責備。長大後,他們容易成為既謹小慎微又叛逆的人,常與人搞不好關係。父母的嚴厲使他們想反抗,可是自己的道德觀念又不允許反抗父母,於是把生活中的權威當做父母一樣來反抗,以發泄心中被父母壓製的憤怒。

如果你是攻擊型的人,要先了解自己的特點以及自己性格的形成原因,努力走出過去、完善自我,如此才可能搞好人際關係。

(三)超脫型

超脫型的人,不關心周圍的世界,好像什麼都與他無關,容易被別人理解為冷漠、不合群,導致被疏遠,搞不好人際關係。

超脫型的人要主動對人敞開心扉,增加參與精神,要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此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