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聖姬不失時機地插話說道:“那老師我問你,現在我們很多中國同學學習的都是英語,他們學得水平並不好,你認為中國現在的教學方法對不對路子呢?”
沈心鳴認真地看了看樸聖姬,她已經對這個女孩子有了很深的印象,因為她的中國話說得好,而且中國的文學造詣也很深,心理著實佩服得很,見是她問的問題,想了想說道:“現在,總的應該說中國的學習外語的方式很難說得上是成功。學習外語是一個社會要求,社會需要這樣的人才,經濟發展需要這樣的技能,我們就會有大批的人去學習它,為的是可以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可以有更多的經濟收入。但是盲目的追求它,勢必影響其他的環節。例如大批人才的浪費,再例如國學的逐漸被遺忘,都是很讓人遺憾的。”
沈心鳴停頓一下,接著說道:“起初,我們的國家要走出去,就得學習它,學習它也的確取到了很大收益,但是現在想來我們犧牲的更大。在中國畢竟不發達的地方比較多,農村人居多,農村的老師師資水平很難得到提高,這就造成了兩個極端,一邊是人才的過度擠壓,一邊是人才的嚴重匱乏。所以農村學生外語水平有限,我們很多學生,包括我身邊的好多同學的英語就是很差的,隻會寫,不會聽,聽不懂別人說的話,而且畢業了也不一定就是幹外語專業,所以學來學去,學的隻是皮毛,到最後什麼也沒記住,倒是白白地浪費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
沈心鳴深深的歎了一口氣,遺憾的說道:“中國過早地讓孩子接觸外語,其實是個很大的錯誤。孩子幼小的心靈,接受的東西應該很多,更應該好好地學習自己的語言,因為他要用自己的語言與身邊親人、朋友、中國人去交流,而不是外國人。學習外語要考慮效果,不能不計後果。我的侄女在小學讀書,才二年級,就因為學習英語,反倒把語文的拚音弄得一塌糊塗,讓她給漢字注拚音,她不讀拚音的音,反而讀英語的音,讓我覺得好笑。”
沈心鳴一直麵對著大家,表情嚴肅的說道:“學習一門語言,就應像你們一樣,要找一個學習的良好環境來學習,這裏每一個人都說中國話,你不學行嗎?不行吧!這樣學才對路子,才能事半功倍。”
這時候,一直坐在身邊的藤野貞和開口說話了,他說道:“老師,你一直說中國的國學,可說得上中國的國學都有哪些算得上呢?”
沈心鳴見是藤野貞和問話,就側過身來說道:“要說中國的國學,那要很多的,比如說古典國文包括詩歌,宋詞這些,還有中醫,中國畫,書法,還有中國的武術,戲劇,就是京劇、越劇、黃梅戲,這些都是國學。”
沈心鳴說到這裏又看看藤野貞和君,他對這個人一直很關注,因為他是日本人。看到他就讓他想起來了抗日戰爭的事情,但是在學術的討論上,他可不能摻雜過多的民族感情,隻要是學習,他都應該認真地回答。
藤野貞和說道:“這些就是中國的所謂國學嗎?但在我的印象裏,這些國術在世界上並沒有像你們所說的那樣神奇啊!都是些搬不上台麵的東西。你們的中國武術在奧運會上至今還沒有開展起來,而你再看我國的柔道那可是奧運會的金牌大戶啊。”
沈心鳴聽此一言,心下暗想:這個日本學生在這純屬是找茬,存心不良,以前的好印象也一掃而光了。就慢條斯理地說道:“中國的每一樣國學都是幾千年勞動人民總結研究出來的,都是有很深奧的理論的,絕對不是朝夕所能學得通的,領悟的透的,它也絕對不是那些行徑野蠻、不懂修煉的民族和個人所能參悟透的知識。”
藤野貞和雖知老師話中帶刺,暗有所指,但卻仍裝作茫然無知,再有意刁難,神色很鄙夷的說道:“那老師,我問你在你們的國家很多人都相信長生不老,相信迷信,在你們很多的地方都信奉歧黃之術,那你說中國的‘歧黃之術’算不算是國學呢。”
沈心鳴已經聽出藤野貞和的話裏有話,很有涵養的微微一笑,認真的說道:“‘歧黃之術’有著它的利弊性,你所說的可能就是弊端了,會這些學問的人也不簡單,他們都很精明,說話很地道,騙人的把戲要說得有人相信,就是與人說人話,與鬼說鬼話了。”說完了,沈心鳴就笑了,旁邊的人也在笑。
沈心鳴接著說道:“可是你也許不知道,歧黃之術在中國古代可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是先民們在抗爭自然的活動中總結的經驗,‘岐黃’是兩個重要人物的姓氏的合稱,岐伯和黃帝,他們兩個對醫術很了解,利用草藥救過很多人的性命,受到人們的尊敬。‘歧黃之術’有很大的成分是屬於科學的,後來的中醫理論就是從那時候發展起來的。就是因為中國人一味地追求長生不老,才逐漸掌握了冶煉和製藥的方法。像中國為什麼那麼早就會製造青銅器,會使用火藥,這些都是逐漸發明的,也許都離不開歧黃之術呢。這是難能可貴的,在現在看來,科學如此發達,你也許要說沒什麼,但那時候可是知識,是財富啊,要我說歧黃之術也應該是國學,起碼說在幾千年前歧黃之術是科學的、是先進的技術。”
沈心鳴的話徹底地征服了大家。他看著藤野貞和君,接著問道:“說道‘歧黃之術’呢,那我們兩個國家的淵源還很深呢,你知道嗎?”
藤野貞和現在已經無話可說,隻能是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沈心鳴微笑道:“你應該知道一個傳說吧!在中國五千年前有個皇帝叫秦始皇,他可是一位偉大的君主,是它統一了中國,開創了中國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就是這個人,他也相信歧黃之術,他要長生不老,要做一千年、一萬年的君主。他派了一個名字叫徐福的人帶領五百童男和五百童女前往東海之外的一個島國那裏求取長生不老之藥,那個島國史稱扶桑或者東瀛,就是現在的日本國。可以說這個徐福就是歧黃之術的鼻祖,因為他把一個皇帝,一個既有功業又很是暴虐的國君玩弄於股掌之間。如此說來,你們的祖先還大都是來自中國的呢,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