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驅逐出境(2 / 2)

為了以防萬一,陳安下令駐外機構全部低調行事,直到又近年關時,階州團練局的七個排正式成軍分駐各地,各辦事處才公開行事。

這個時候,北寨新兵訓練營中,一千三百名新丁也已完成六個月新兵訓練,即將補充和輪換北方軍各營。

陳安接到了總督大人升允的電報,提升他為參將,掌北方軍,仍駐階州,邸報即將送達各處官府,官職印信隨後專人送至。

幾天後,快馬飛奔各處的邸報送達了,陳安剛看了幾眼,馬上就勃然大怒。他媽的,馬安良竟然被提拔為了寧夏鎮總兵,我才是一個階州參將,這是什麼狗屁道理。

陳安馬上聯係金積堡的董家主,請他出麵,想辦法讓馬安良不能就職寧夏鎮總兵,所有一應開支均有陳安買單。

董家那邊很有意思,派專人送了一份密信過來,隻有簡單的幾句話,“綠教當年已亂寧夏無數,何必如今再來作祟。”

果不其然,寧夏方麵聽聞馬安良來駐後,馬上掀起軒然大波,各地官紳紛紛上書,堅決要求總督衙門撤回任命,理由隻有一個,當年就是因為馬家人禍亂,才引起陝甘綠教大暴亂,而寧夏正是原來馬家人最堅固的據點,切切不能讓馬家人回歸。

甚至有不少可以直通天聽的官紳,直接將奏折送到朝廷中樞。總督衙門頓時被搞得焦頭爛額。馬安良聽說了寧夏那邊無數的反對意見,一股高興勁兒立馬被潑了一盆冷水,也開始深思是否值得跑到那個滿目皆敵的地方去了。綠教也從來不是一塊的,內部充滿了無數教爭,相互傾軋地厲害。

不久,馬安良明電總督衙門,推辭不就寧夏總兵一職。總督大人升允大讚馬安良識大局,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至於背後是不是有其他的幕後交易,陳安就不得而知了。

成功地阻止了馬安良就職寧夏總兵,陳安很是意思地將三萬兩銀子派人送給董家,董家主也未推辭,直接就接受了。為了陳安的要求,得罪了一個總兵銜的實權人物,董家付出的實際上可不止這三萬兩銀子。

又過了幾天,萊恩訂製的五艘輪船正式交貨,尼森伯姆買來的六門三種口徑大炮也悄悄送抵碧口。陳安轉手就拎出了三個炮兵隊的大炮。

六門日式三八年75毫米野炮,重947公斤,射程8350米,炮彈重6.41公斤。

六門日式三八年105毫米野炮,重2594公斤,射程10800米,炮彈重18公斤。

四門日式三八年150毫米野炮,重2090公斤,射程5890米,炮彈重36公斤。

巡防營的編製實在不適宜編列重火器,陳安挖空心思,又對中營進行了改編,取消了重機槍哨的編製,隻編成兩個隊,每隊編列三個排的北洋新軍編製,剩下的官兵編成一個列裝一挺重機槍的輜重排。

兩個隊中,一個隊編列了六門75毫米野炮,一個隊編列了六門105毫米野炮,剛好一個排兩門大炮。

如果不是150毫米野戰榴彈炮射程實在太近,炮彈又實在太重,陳安都想學日本陸軍的做法,列裝150毫米重炮,而不列裝105毫米野炮。經過研討,列裝150毫米重炮,一個炮兵隊隻能列裝四門,否則就沒有足夠的人手進行操作了。

將150毫米重炮拉到北寨訓練營後,陳安現場觀看了試射。轟然一聲,重炮炮口發出可怕的巨大火焰,整個炮座都往後狠狠一震。

現場試射的人們都赫然後怕不已,光是射擊的火焰威力都足以匹敵75毫米野炮炸開的巨大轟鳴了。

陳安等人快馬飛奔看向遠處的彈著點,雖然遠遠聽到了一聲更為響亮的爆轟聲,但是沒有親眼見到爆炸威力,還是難以評估效果。

還有些距離,大家就紛紛停住馬匹,都有些嚇住了。半徑五米左右的巨大爆炸坑,而且四周淩亂的現場明顯可以看出,近三十米半徑內都是這顆重炮彈的殺傷半徑。也就是說,隻要一發命中,基本上一座四合院大小的麵積將被徹底炸毀,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落在一個棚的防守地域內,這個棚就完蛋了。

隨後的105毫米野炮和75毫米野炮試射,威力顯然小於重炮,自然提不起大家的興趣了。

陳安心裏默算一下,75毫米野炮的火球半徑大約二米左右,而105毫米野炮則是三米左右,而150毫米野炮則半徑高達五米,而殺傷半徑則大致是火球半徑的五倍上下。如此算來,在150毫米野炮和105毫米野炮之間,應該還有一個炮火口徑的。

萬一要用重炮攻堅,或者有了更好的重炮,今後還是要列裝一些150毫米以上口徑重炮的,陳安見識了重炮攻擊威力後不由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