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既然能夠裝上機槍,那就肯定是殺人武器了,到時候使用軍火庫大批量生產就是了,根本無需設立專門的生產線,陳安打得自然是這個主意。
但是駕駛飛機,不比駕駛汽車,還是需要較長時間培訓的,這也是趕緊派人去北京參加第一期飛行員班的緣由,北京政府和北方軍政府如今正處在蜜月期,肯定會同意的。
劉佐成很快就帶了一批精挑細選的年輕人,風塵仆仆地趕到北京參加飛行員培訓班。袁世凱大總統很是爽快地同意了臨時插班的請求,甚至幹脆免掉了費用,反正軍火交易都海了去,不在乎那幾個錢了。
最快到年底,北方軍專屬的飛行員隊伍就可以上天試飛了。
陳安在陳家莊後山的小盆地裏,以及階州某塊山地,馬上安排人手進行土地平整,對外宣稱是新的軍訓場地,實際上是為建設自己的飛機場作準備。
李寶選擇去上海,購買北方軍的飛機。在尼森公司的代理下,很快選定同樣的法國高德隆GⅡ型雙翼機,不僅是法國目前的飛機技術還是代表了世界先進水平的,更是因為可以讓培訓歸來的飛行員馬上適應飛機。
法國高德隆飛機製造公司生產的G係列飛機,都是螺旋槳拉進式,全機木製,蒙布敷張,駕駛容易,飛行平穩,速度緩慢,極為安全,深受當時飛行員們歡迎。
民國二年,高式機正式推出了GⅡ型機 ,乘員二人,可以作為初級教練機,發動機功率80匹馬力,全重710公斤,時速115碼,實用升限4000米,續航時間4小時。
這次北京政府采購的,和陳安預訂的就是這種機型。
實際上,南苑機場還有辛亥年購入的奧匈帝國式鴿式飛機兩架,性能與高式機相差無幾。當年運抵國內時,同船抵達上海碼頭的,還有駐青島的德軍訂購的同款鴿式機。
胡景翼的塔城混成旅很快就在蘭州集結完畢,鄧寶珊的迪化混成旅一半兵力雲集在安肅道,另一半還等著孫蔚如從靜寧下火車走路到蘭州。
大半年過去了,階州至秦州至靜寧的鐵路線已徹底通車,靜寧至蘭州的鐵路線也已完成大部分的工程量,年底通車大有希望。但是,在沒有通車前,北方軍向蘭州的集結就是一件苦差事了。
胡景翼仔細算了很長時間,總覺得就這麼派出混成旅趕赴新疆作戰不是很靠譜,就地請教了很多當年曾經跟隨左宗棠左軍門進疆平叛的老人。
很快,一封長電就發給了陳安,核心就一個思想,如果不使用汽車運輸營的話,不僅是靡費軍餉,而且消耗軍力效益極差。
當年新疆在沙俄慫恿下,阿古柏叛亂,左宗棠先後費時兩年之久,花費餉銀八百萬兩,動用湘軍及夫役六萬多人,采取緩進急戰的策略,先北後南,切斷阿古柏和沙俄的聯係,徹底剿滅阿古柏叛亂力量,然後重兵壓進以談促和,最終收複了絕大部分新疆領土。
但是陳安這回既沒有組織好糧食輜重,也沒有如此眾多的人力物力保障,隻憑兩個混成旅一萬多人,就冒然進疆,實在是風險太大。
新疆不比甘肅,民眾基礎極差不說,後勤更是無從保障,根本沒有在甘肅本土作戰這種就地籌措糧食的便利。
況且南北疆地域十分寬廣,沙丘遍野,如果步行,走上十幾天不見人煙都有可能出現,對軍隊的後勤供應幾乎是個極限挑戰,尤其是一邊需要大量馬匹,一邊馬料補給會占人員口糧十倍以上窘境的出現。
從安西出發經哈密,過鎮西到古城子,就至少需要行軍一千二百多裏,大部隊糧草輜重緩慢難行,近一個月才能到達,不僅延誤了戰機,而且後續的糧草補給也極為困難。
如果使用大規模汽車運輸,安西到哈密六百裏,一次性就可以運送一個步兵營在八小時內到達哈密,五天之內可以將一個步兵團的兵力投送到哈密一帶。而且哈密位於安西一日車程之內,還可以避免了大規模轉運糧食輜重的麻煩。
至於汽車所需的道路,這裏是沙漠地帶,隻要不迷路,不會陷入流沙,根本就是隨便你怎麼開了。
陳安聽了胡景翼的分析,也開始猶豫了。一個運輸營可以,如果我有三個運輸營呢?隻是汽油怎麼辦,單獨生產汽油,軍火庫可懶得理你,隻能要麼大量采購,要麼自己生產呀。
這一猶豫,北方軍的裝備編製,從此與國內其他軍隊模式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