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蘭州軍略(2 / 2)

軍方的胡景翼、鄧寶珊、高桂滋、李虎臣等,政府的彭英甲、楊增新等人,以及柳石、虎子、林玉山等俱都一一就坐,陳安召集了所有的軍政大員。

陳安輕輕地敲了幾下桌子,眾人馬上靜了下來。如今地盤越發龐大,陳安的氣勢亦是威嚴起來,除了林月兒等人,其他人已經不敢在陳安麵前大聲喧嘩。

“談下今天開會的議題,第一個是我們有沒有實力吃下外蒙古,第二個是我們今後的發展方向。”陳安咳嗽了一下,簡明扼要地說出了會議的主題。

沒有人吭聲,所有人都看著陳安。

看著大家都不敢輕易表態,陳安拍了拍額頭,無奈地說,“既然大家都願意先說,我就點名好了。徐永昌,你先說。”

徐永昌苦笑著站起了,怎麼老是他做這個出頭鳥,這個參謀本部的職務真不是好差事。

“從野戰兵力上說,我們拿下外蒙古是不成問題,關鍵是現在動員義務兵才開始征召,不能置換出我們的機動作戰力量。”徐永昌說得有些隱晦。

掌管新兵訓練的趙四馬上被點了卯,“新兵訓練的話,下半年按預定計劃有十五個營的常備軍,和相同數量的動員兵,至少可以置換出四個旅。”

在伊犁機場苦戰了很長時間的董振堂馬上說道,“老板,我認為北方軍的營級編製不合理,麵對俄羅斯的大編製時非常吃虧。單純增加四個混成旅,並不足以應對俄國人可能的報複。”北方軍的一個步兵營隻有七百多人,而俄羅斯人則有一千多人,要不是火力上有一定優勢,北方軍的步兵營可能幹不過俄羅斯的步兵營。

幾個軍方的高官紛紛應和起來,兵力不足造成調度困難,尤其是一線戰鬥兵員無法形成火力優勢,畢竟火力密度還是需要一定數量兵員才能形成的。

陳安揮揮手壓下了軍方的議論,“這個問題,我已經責成參謀本部考慮過來。從下半年開始營級編製進行大的改變,步兵營從排級開始增加一個斯托克斯戰壕迫擊炮小組,連、營都做相應增加,不再列裝山炮,使步兵營總規模達到一千多人,如此一來,一線的火力可以得到盡可能增強。”

“而炮兵營則恢複舊製,重新使用更適於炮兵的十四人班製,規模壓縮到原來的六百四十九人。混成旅的規模仍然是六個步兵營和二個炮兵營,再加上旅部直屬連,規模達到七千八百多人,不會比俄國的旅級編製差多少了。”陳安說道。

停了一下,陳安想了想,還是決定將後麵的構想都說出來,“實際上,按照參謀本部的設想,四個混成旅,六個直屬炮兵營,三個直屬輜重營,一個總部直轄營,再加強一個空軍地勤營,將組成一個完整的野戰軍團。從人數看,略同於俄國二步兵師加一騎兵師組成的軍團,但是我們野戰軍團的戰鬥力遠遠大於對方。”

此言一出,除了徐永昌,所有軍方高層頓時一片嘩然,眼神中更是蠢蠢欲動,原來真的準備建立旅以上級別的戰鬥建製呀。哪個軍人不希望自己的部隊多多益善。

鄧寶珊更是希冀滿懷,他手下的西部集群肯定是這個設想的最早試驗品。

陳安雙手壓了壓,差點喧嘩大作的會場總算平靜下來,“如果移民實邊計劃進展順利,動員義務兵的規模得到擴張,我考慮將駐地旅全部換成義務兵服役,如此一來,就有一百八十個營級規模,可以轉為野戰建製,足夠編成四個以上軍團。所以,我認為向外蒙古進攻計劃是完全可行的。”

這回是政府人士馬上提出意見了。彭英甲當即表示,“老板,你的意思是要至少保持一百二十八個營級規模的義務兵,那麼就需要足夠的移民人口基數。而從今年上半年移民的情況看,二年服役期內能夠保持六十個營級規模就算不錯了。何況,我無法想象這筆巨額軍費開支如何解決?”

所有人都望向陳安。

陳安笑了笑,讚許地說,“所有問題的關鍵在於兩個,一是我拿不拿得出這筆軍費,二是移民實邊計劃能夠增大規模。至於軍費問題,我會想辦法解決。義務兵的服役期隻有二年,所有餉銀隻能按職業軍人的一半給付,反正這是義務嗎。”

北方軍常備軍的一半餉銀,也足以和國內的軍隊餉銀相媲美。與會人士若有所思,既然老板說沒問題,那就沒問題了,紛紛認可了這個思路。畢竟這麼多年來,布政司從來沒有上交過一分軍費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