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了一通後,軍士長覺得心情都舒暢了很多,這才對著旁邊依然嬉皮笑臉的列兵說道,“你還是去當豬好了,軍事技能都變成豬糞拉出去了吧。飛機向東飛,總不成是再去炸廢墟一片的營口吧?戰鬥機加副油箱,自然是原來作戰半徑不夠,現在卻勉強足夠了。兩個條件連起來想一想,還猜不出來打擊目標,你真的就是豬了。”
列兵仔細一琢磨,是了,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地方真的很少,忽然心中一動,“班長,你覺得他們是去轟炸大連,還是去轟炸小日本的航母編隊?”
軍士長大怒,剛想開口說當然隻是炸大連而已,轉念一想真的有道理,話到嘴邊就變成了,“這個,好像都有可能,莫不是兩者都炸?”
兩人同時看向最後起飛的Ju-87C俯衝轟炸機,那明晃晃的巨大炸彈,用來炸大連的港口碼頭似乎真的是有些浪費了,扔到軍艦頭上反而是最合適的。
沉默了一下,兩人有些稀奇地對視了一眼,沒有再開口,還是趕緊睡覺休息一下,大半個小時,估計就有飛機返航了,那時候還有的他們忙乎了。
遼東半島的大連,很快就被淒涼的防空警報、沉悶的高射炮火、震耳欲聾的巨大爆炸所覆蓋了。
轟炸大連,得到了階州大本營的直接批準,地毯式轟炸本國有平民居住的大型城市,背後的曆史枷鎖實在太沉重了,根本不是前線幾個軍團長所能負擔的。
但是從營口港轟炸的情況來看,還是有很多辦法可以避免大量的平民傷亡的。比如將轟炸的時間延長到數天甚至數周,每一天隻是集中轟炸某一個狹小區域,流出時間讓平民逃離戰區等等。
雖然這種辦法,也同樣方便了敵軍的撤離,或者便利了敵軍的增援。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斟酌良久之後,階州大本營還是下令采用這種耗時日長效果低下的轟炸方式。從另一個角度講,充分利用北方軍的空中優勢,將大連變成一個血肉磨盤,持續不斷地消滅源源不斷增援而來的關東軍力量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北方軍政府的實力,注定了陸軍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合格兵源,以至於步兵師和裝甲師的規模始終難以進一步擴大。
在東北戰場,手中缺乏足夠步兵師的高桂滋軍團以及鄧寶珊軍團,麵對關東軍接連不斷地組織小規模大範圍部隊作戰形勢,都是焦頭爛額,應對不暇。
關東軍盤踞在東北的兵力已經達到十一個師團,加上所謂的警備大隊等等,近三十萬兵力,還得到人數不下於日軍的偽滿洲國偽軍支持。
雖然偽軍隻要一離開日軍顧問視線,就會出現士氣低落的問題,但是湊人頭的偽軍打出來的子彈也是子彈呀,誰也不知道那顆流彈會從什麼地方冒出來?
因為空軍力量和裝甲力量的嚴重失衡,兵力上占據優勢的關東軍在戰略態勢上被迫采取了守勢,但是在戰術卻非常凶悍地采取了大範圍小規模進攻的姿態。
反而是戰略上取攻勢的北方軍,先後投入兩個野戰軍團以及超過十個守備旅的增援力量,兵力也不過是近三十萬人而已,被迫在戰術上采取了搶占重點機動防禦的方針。
很顯然,要進一步拉開戰力差距,防止戰略態勢被關東軍扭轉過來,就必須進一步加強技術兵種的規模。
同樣是一名士兵,作為普通步兵的戰力,自然是抵不上一名裝甲兵的。而裝甲兵的戰力,又是抵不上一名戰鬥機駕駛員的。不過,裝甲兵或是飛行員發揮效益的前提,是要有著普通步兵的跟進或者防禦,否則也統統都是炮灰罷了。
階州大本營深入研判之後,大膽作出一個瘋狂的決定,全力擴充技術兵種的規模,野戰軍團中技術兵種的規模要達到一半的比例,而空軍和海軍的規模,也要達到野戰軍團一半的比例。
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決定。
北方軍的空軍力量還好說一點,包括防空部隊在內,在增加飛行大隊編製之前已經達到近十萬人的規模,增加飛行大隊編製後,又增編了二三萬人馬,總算是還有一點基礎。
但是海軍在哪裏?僅有的幾艘小炮艇,也不過是停泊在重慶以上江段,兵力也不過是一兩千人,規模甚至還不如被北方軍空軍轟炸掉的偽滿洲國江防艦隊。
就在第一批轟炸大連的機群起飛的時候,有一名作戰參謀恰好因為海軍擴編的命令迷惑不解,試探地問了一下自己的長官鄧寶珊。
鄧寶珊隻是笑了笑,含糊地說了一聲,“快了”就沒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