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大八粒半自動步槍,現在美國軍方正式定型稱為M1半自動步槍,顯然在北方軍當中擁有不少的擁護者。如今,又來一款似乎可以媲美Bf-109E戰鬥機的P-40B戰鬥機,拋棄德式係列,走美式係列,也不是不可以的。
很快的,蘭州機器局組織幾次軍械測試,非常幹淨利落地澆滅了這股念頭。
北方軍列裝的ZH-29捷克式半自動步槍,在惡劣環境下的適應性,確實不如M1半自動步槍,但是遠沒到無法忍受的程度。
相反的,ZH-29步槍采用的下插式彈匣結構,遠比M1步槍采用彈夾上插裝彈更為先進和實用。更適於實戰要求的是,ZH-29步槍的彈匣是十發裝彈,必要時還可以實用ZB-26的二十發彈匣,遠比M1步槍不三不四的八發裝彈更能保持火力的持續性。
北方軍沒有裝備ZB-26捷克輕機槍沒關係,禁不住步兵弟兄自己購買一兩個彈匣帶著,裝滿子彈以後在ZH-29步槍上使用幾乎可以當輕機槍了,雖然確實重了許多,但是在戰場上壓製敵人的火力就是保住了自己的一條小命。
沒有看到同樣笨重的M1918勃朗寧輕機槍,美國大兵不是也照樣愛不釋手嗎。反正蘭州機器局根本就是中國的軍火批發市場,還有什麼東西是買不到的。
至於P-40B戰鬥機和Bf-109E戰鬥機,大本營空軍中隊飛上天一番測試之後,立馬決定轉手向關內銷售,興許還能賺上一筆。
在3000米以下低空,P-40B戰鬥機倒是可以和Bf-109E戰鬥機一拚高低,但是在更高的高空引擎功率下降厲害,就完全不是Bf-109E的對手了。
如果是在歐洲戰場,P-40B戰鬥機隻要躲開高空戰場,在低空和Bf-109E還是可堪一戰的。而在亞洲戰場,如果沒有Bf-109E戰鬥機,憑借著堅實的結構和更好的飛行員保護裝置,P-40B戰鬥機采用高空俯衝一擊就走的戰術也是一種無奈選擇。
但是有了Bf-109E戰鬥機的北方軍空軍,自然就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的P-40戰鬥機了。反正低空都是日本零式戰鬥機的天下,無論是Bf-109E還是P-40B都是必輸無疑的貨色。而在高空作戰,略輸一籌的P-40B自然是首先被淘汰的貨色。
幾次的大規模空戰之後,損失慘重的北方軍空軍總算模模糊糊地琢磨出一些零式艦載戰鬥機的作戰特點,低空無敵就是最大的特點了。
但是機身輕巧的零式戰鬥機,爬升得快,卻不意味著俯衝也快。機體更重的Bf-109E戰鬥機,俯衝自然加速更快,終於有機會擺脫零式戰鬥機的瘋狂追逐,總算是獲得了一線生機。
這都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經驗。
在Bf-109E戰鬥機已經長時間列裝的情況,忽然換裝一款其它戰鬥機,除非是很有必要,否則光是培訓飛行員的重新上手,也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
反倒是關內的吳子玉和蔣光頭,早些年也多是用寇蒂斯公司的產品培訓的飛行員,繼續使用寇蒂斯公司的P-40B戰鬥機,在培訓上是沒有多少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他們還有沒有錢買這些昂貴的戰鬥機了。
多年戰亂的中原確實是油水不足了,吳子玉無比惆悵地放棄了這筆P-40戰鬥機的買賣,寧可花一筆小錢購買北方軍的空中支援。
而依賴於江浙財團的蔣光頭,就財大氣粗多了,眼睛都不眨地一口氣全部吞下了這一百架P-40B戰鬥機,他是買不到飛機才更頭疼。
轉手倒賣確實是來錢的好辦法,尤其是軍火倒賣。
一來一往之間,居然將北方軍購買十二架B-24重型轟炸機的窟窿給填平了,簡直就是神來之筆了。
美國人倒是有兩款重型轟炸機,一款是B-17重型轟炸機,一款是剛剛開始量產的B-24重型轟炸機。
兩款都是非常優秀的四發重型轟炸機,B-17勝在載彈量大,擁有令人咋舌的7990千克航空炸彈最大載彈量。B-24勝在航程遠,最大載彈量為4000千克,但是卻是用與B-17相同的引擎,而且無論空重還是起飛全重均差不多,自然航程遠多了。
B-24D重型轟炸機,總重27.7噸,最大載彈量4噸,采用4發1200馬力引擎,最大航程5152千米,最大速度487千米每小時,成員8-10人,自衛武器是10挺12.7毫米的M2重機槍。
在遠東戰場,超遠的距離是製約雙方軍力配置的一個關鍵因素,B-24重型轟炸機的航程優勢毫無疑問的壓倒了B-17的載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