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出一身冷汗的北方軍海軍,馬上醒悟到自己實際上還弱小的很,當即就放棄了根本不切合實際的攻擊日本西海岸計劃。
日本人和美國人幾乎是同時得知了北方軍擁有輕型航母的消息,各方都是一陣愕然。
在日本人和美國人的情報中,都隻是提到北方軍曾經得到德國人的兩艘近海攻擊潛艇,以及可能獲得沙俄遺留在海參崴的幾艘破驅逐艦罷了,誰會想到他們居然有輕型航空母艦這種大家夥。
東京大本營馬上下令從萊特灣逃回來的大和號戰列艦等軍艦,返回國內軍港駐守。在新的航空母艦補充日本海軍之前,他們被萊特灣的美軍機群嚇住了,放棄了戰列艦掃蕩旅順計劃。
隻是在萊特灣中就已經清楚的表明,缺乏重型航母的支援,憑借著皮薄的護航航母,是無法對大和號這種超級戰列艦造成有效損壞的。美國海軍的每支護航艦隊,一般擁有六艘護航航母,而且每艘護航航母上的艦載機一般都是三十架左右,如此的規模還是對突進的日本戰列艦戰隊退避三舍,狼狽後撤求援。
換言之,北方軍自詡不錯的機動作戰艦隊,萬一碰上恐怖的大和號戰列艦,估計也是挨打的角色了。
美國代表這回是帶著不滿的情緒,趕到了奉天城裏強烈譴責北方軍作為盟友並沒有盡全力打擊日本人。葫蘆島和旅順嚴禁任何外國人進入,這也是北方軍海軍居然可以保守秘密這麼長時間的原因。
北方軍談判代表也不含糊,直接調來一艘沈陽級驅逐艦到營口,請美國代表上艦參觀。看著那可伶的幾門博福斯防空炮,吃過日軍飛機苦頭的美國人也不得不點頭承認,缺乏大口徑防空炮的沈陽級驅逐艦更適合近海巡邏,而不是適合遠洋護衛。
幾經磋商後,美國人同意繼續之前的援助本森級驅逐艦計劃,反正這種艦船在白令海峽航線上就有,直接在勘察加半島移交就是了。
作為盟友的義務,實際上也是對本森級驅逐艦援助計劃的答複,奉天機場內開始大量調集B-24重型轟炸機,準備在今年年末之前加入美軍組織的轟炸日本本土計劃。
至於防空火力網中最關鍵的近炸引信的事情,雙方都沒有提及,美國人知道北方軍已經走私到貨了,北方軍也知道美國人已經知道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罷了,政治就是這樣。
民國三十三年末的一天,並不明朗的天空,雲層雖然不厚但卻明顯多於往日。
幾艘艦船組成的一個小艦隊,小心翼翼地航行在海峽深處,瞭望員拿著望遠鏡全神貫注地看著四麵八方。
領頭的本森級驅逐艦上的艦橋內,隻有北方軍艦長的聲音在沉穩的傳遞著,其他人都默不作聲,似乎這樣子就可以降低艦艇的噪聲似的。
終於有人冷不住打破了寂靜,“艦長,為什麼白天過對馬海峽?晚上走,顯然更安全。”
艦長始終盯著外麵的海況,不動聲色地回應,“葫蘆島大本營的命令,不要問為什麼。”眾人一聽,馬上又沉寂下去了。
但是亂哄哄的聲音卻仿佛越來越響,讓人開始煩躁起來。
“有大機群經過我們上空。”觀察哨大聲警告。
見鬼了,難道終於被小日本發現了嗎?艦長暗自咒罵一聲,立即下令,“拉響戰鬥警報。”
事實上,自從進入海峽以來,全體艦員一直就在戰鬥崗位上就位,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將各自手中的不同口徑防空炮彈塞進炮膛裏。
才過了一會兒,艦長第二個命令就下來了,“取消戰鬥警報,保持戒備,是我們的飛機。”看來是同接應的機動作戰艦隊聯係上了。
停頓了片刻後,驅逐艦包括整個小艦隊同時爆發除了一股歡呼。
觀察哨上已經傳下來,那是北方軍自己的B-24重型轟炸機,“好多,好多,”觀察哨上的水手有些語無倫次了。
很快,當黑壓壓的龐大機群從艦隊上空飛過之時,更是激起所有艦員湧出來大聲歡呼和揮手示意。
所有人都明白了,從西往東飛的B-24重型轟炸機群,隻能是繞道黃海轟炸日本本土。
經過對馬島時候,爆炸聲此起彼伏,十幾架轟炸機剛剛扔完了炸彈正呼嘯著離去,更遠處還有護航的P-51B戰鬥機時隱時現。
北方軍對日戰略轟炸行動正式拉開。
日本本土位於九州島北部的八幡煉鋼基地遭到了重點轟炸。同一天,美國B-29重型轟炸機繼續轟炸了東京大阪等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