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不為書所愚,始善(1 / 1)

原文

凡看書不為書所愚,始善。即如董子雲:“風不鳴條,雨不破塊,謂之升平世界。”果使風不鳴條,則萬物何以鼓動發生?雨不破塊,則田畝如何耕作布種?以此觀之,俱係粉飾空文而已。似此者,皆不可信以為真也。

——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大凡看書而不為書所迷惑,才稱得上是明智。像漢代董仲舒的說:“風吹不會使樹枝發出聲響,雨水不會衝毀土壤,稱之為太平之世。”假如真的做到風吹不會使樹枝發出聲響,那麼天地萬物靠什麼來使它們得到激發、生成呢?雨水不衝毀土壤,那麼田地又如何耕作播種呢?從這些地方看來,都是一些貌似好聽而經不起推敲的空話罷了。這樣的話,在書上看到都不要信以為真。

家訓史話

趙括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然而(趙奢)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了。”

趙括隨即代替廉頗(擔任抗秦大將)後,全部更改(原有的)紀律和規定,撤換並重新安排軍官。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些事,出動變化莫測的軍隊,假裝敗退,截斷了趙軍運輸軍糧的道路,把趙國的軍隊一切為二,(於是)軍心離散。經過四十多天,軍中兵士饑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鬥。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於是幾十萬兵士投降於秦國,秦國把他們全部活埋了。

古訓今鑒

“盡信書不如無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要因為書上那麼說,就放棄個人思考;也不要因個人好惡,固執己見忽視別人的金玉良言。趙括就是死讀書不知變通的教條主義者。

保持清醒,才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