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雄險幽秀的巴蜀山川(1 / 3)

1、天府之國——成都

(1)馬可·波羅的成都府

從漢中在行走二十幾日,馬可·波羅終於到了四川境內,中間經過四川廣元,馬可·波羅誤以為那裏是漢中,後來又有所糾正。我們主要說四川的成都。

向西騎行山中,經過上述之二十日程畢,抵一平原,地屬一州,名成都府,與蠻子邊境為鄰。此州都會是成都府,昔是強大城市,曆載富強國王多人為主者垂二千年矣。然分地而治,說如下文:

此州昔有一王,死時遺有三子,命在城中分地而治,各有一城。然三城皆在都會大城之內,由是此三子各為國王,各有城地,各有國土,皆甚強大。大汗取此三王之國而廢其王。

——摘自《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 譯

在山區中走過二十個驛站的行程之後,到達蠻子省境內的一個平原,那裏有一個地區叫成都府。它的省城是一座壯麗的大城,也用同一個名稱。以前,這裏是許多有財有勢的君主的駐紮之地。

有許多大川深河發源於遠處的高山上,河流從不同方向圍繞並穿過這座城市,供給該城所需的水。這些河流有些寬達半英裏,有些寬兩百步,而且都很深。城內有一座大橋橫跨其中的一條大河,從橋的一端到另一端,兩邊各有一排大理石橋柱,支撐著橋頂,橋頂是木質的,裝飾著紅色的圖案,上麵還鋪著瓦片。整個橋麵上有許多別致的小屋和鋪子,買賣眾多的商品,其中有一個較大的建築物是收稅官的居所。所有經過這座橋的人都要繳納一種通行稅,據說大汗每天僅從這座橋上的收入就有一百金幣。

(2)錦繡成都

馬可·波羅在這一段說到虎和熊,其他野獸等。不知道他在當時的成都府是否有看見國寶熊貓。今日去成都看熊貓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成都有一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常年飼養有大熊貓、小熊貓、黑頸鶴、白鸛和白天鵝、黑天鵝、雁、鴛鴦及孔雀等動物。

①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位處成都市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公裏,有一條寬闊的熊貓大道與市區相連,現已成為國內開展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移地保護的主要基地之一,由68科300多種高等植物所構成的基地人工生態植被內棲息著野生鳥類29科90多種。現在的基地,翠竹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自然山野風光和優美人工景觀巧妙融合,各種珍稀瀕危動物在其中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

繁育基地的大熊貓

②錦江

有一大川,經此大城。川中多魚,川流甚深,廣半哩,長延至於海洋,其距離有八十日或百日程,其名曰江水。水上船舶甚眾,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運載商貨往來上下遊,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盛者。此川之寬,不類河流,竟似一海。

——摘自《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 譯

有許多大川深河發源於遠處的高山上,河流從不同方向圍繞並穿過這座城市,供給該城所需的水。這些河流有些寬達半英裏,有些寬兩百步,而且都很深。城內有一座大橋橫跨其中的一條大河,從橋的一端到另一端,兩邊各有一排大理石橋柱,支撐著橋頂,橋頂是木質的,裝飾著紅色的圖案,上麵還鋪著瓦片。整個橋麵上有許多別致的小屋和鋪子,買賣眾多的商品,其中有一個較大的建築物是收稅官的居所。所有經過這座橋的人都要繳納一種通行稅,據說大汗每天僅從這座橋上的收入就有一百金幣。這些河和城外的各支流彙合成一條大河,叫作長江。此江的水道在東流入海之前,約有一百日的路程。

馬可·波羅行到此處,見到了長江。這裏也是他第一次提到長江。長江位於成都段還是長江上遊,叫做岷江。岷江上的都江堰是值得一看的奇跡工程。

都江堰,到這裏可以先去二王廟。“二王廟”,一座具有千年曆史的古老建築,是曆史上官方祭奠李冰父子的地方。相傳,這裏最早是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後於1500多年前,改為專門紀念李冰父子的祠廟。

都江堰

據《灌縣鄉土誌》記載,“每歲插秧畢,蜀人奉香燭祀李冰。絡繹不絕”。在這裏,可以詳細了解都江堰的形成過程,你或許也能深刻地了解一下治水六字訣“深淘灘、低作堰”和八字格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的高深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