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北非秘境蘇丹(1 / 2)

1.馬可·波羅的蘇丹

(1)蘇丹大港

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描述的蘇丹有下麵這樣一段文字:

亞丁受一個君主的統治,他的尊號叫蘇丹。居民都是回教徒,並極端厭惡基督教徒。境內有許多市鎮和城堡,並且有一個優良的港口。裝有香料和藥材的船隻常從印度駛來這裏,商人們購買了上述的貨物後,再把這些貨物從大船分裝到小船上,以便轉運到亞曆山大港。根據天氣的狀況,沿著海灣航行二十天左右,就可到達目的地。

——摘自《馬可·波羅遊記》梁智生 譯

蘇丹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西岸,是非洲麵積最大的國家。蘇丹北鄰埃及,西接利比亞、乍得、中非共和國,南毗剛果(金)、烏幹達、肯尼亞,東壤埃塞俄比亞、厄立特裏亞。東北瀕臨紅海,海岸線長約720公裏。

(2)紅海西岸蘇丹秘境

蘇丹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享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蘇丹是非洲野生物,鳥和尼羅河自然風景等具有旅遊投資價值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由於紅海海岸地區不受汙染,旅行者可以享受到清新的海灣和珊瑚礁。蘇丹同時也享有古文明遺產,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遊客。

蘇丹位於紅海西岸,其中的蘇丹港是蘇丹航運的主要港口,現在依然繁華,貿易往來交織密切。馬可·波羅描述的港口後來已經無從考證,不過目前蘇丹港是蘇丹的唯一海港,我們也可以去蘇丹港感受《馬可·波羅遊記》中描述的繁忙氣息。

① 蘇丹港

蘇丹唯一海港,紅海省首府。在紅海西岸。1906-1909年建港。承擔全國95%的出口和90%的進口運輸任務,輸出棉花、阿拉伯樹膠、花生、芝麻、畜產品等。有較大煉油廠和船舶修理、軋棉、金屬加工、食品等工業。該港屬熱帶沙漠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9攝氏度,最高達40~50攝氏度。每年5~7月常有來自於沙漠的大風暴。全年平均降雨量達400mm。無潮差。水位高低相差僅0.6m。

蘇丹港風光

遊客可以乘坐的飛機到蘇丹港,來到港口,便可以從這裏出發去看珊瑚礁。在紅海的中部,有一片很淺的海域,到處布滿了珊瑚礁,在珊瑚礁的四周,有一圈暗礁環繞,隻有一個地方露出了兩塊石頭,它們中間是唯一沒有暗礁的地方,就好象是這片珊瑚礁的大門,而這兩塊石頭之間剛好可以通過一艘寬10米的輪船,遊船通過這裏,進入珊瑚群。

這是一片很神奇的珊瑚礁。你還可以穿著救生衣投入紅海的懷抱。海水中的珊瑚非常的漂亮,白中透著紅,紅裏泛著白。偶爾會有幾條彩色的小魚穿梭在珊瑚間。這裏的蚌殼是曲線型的,外部坑坑窪窪,一點也不起眼,但是裏麵的蚌肉卻是鮮美無比,蚌殼裏麵是極其光滑的,而且是彩色的,以象牙白為底色,上麵有一縷縷的蘭色、綠色或淺紅色,讓人感受到海裏的五光十色無處不在。當地人不吃海裏的生物,所以這裏的蚌可以長的很大。

不看珊瑚的時候,還可以坐小船四處看看。

②喀土穆

從蘇丹港可以直接乘船到達首都喀土穆。我們不妨乘船去蘇丹首都看一看這個北非秘境的獨特之處。

喀土穆曆史悠久,最初是一個小漁村,1822年成為埃及兵營,次年成為埃屬蘇丹首府。1834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占領蘇丹,定都喀土穆。1898年起為英埃屬蘇丹首府,1956年蘇丹獨立後定為首都。

第六瀑布位於喀土穆北90公裏。尼羅河的落差很小,流經的大部分地區是草地、沼澤和戈壁、沙漠。從蘇丹的喀土穆到埃及的阿斯旺段是尼羅河落差最大的一段。這一段長約1400公裏,多峽穀,多拐彎,海拔從喀土穆的460米降到阿斯旺是180米,總落差280左右。由於河流沿途所遇的岩石硬度不同,這一段河床被侵蝕形成六個瀑布,自下遊而上,分別命名為第一至第六瀑布。第六瀑布也就是尼羅河最上遊的一個瀑布,位於喀土穆北90公裏。從尼羅河的總體落差可以想象,在尼羅河上不太可能形成想象中的有明顯落差的瀑布。

喀土穆風光

青白尼羅河在此合二為一,稱為尼羅河,然後一直向北流往埃及。由於兩河上遊水情以及流經地區的地質構造不同,兩條河水一條呈青色,一條呈白色,彙合時涇渭分明,水色不相混,平行奔流,猶如兩條玉帶,堪稱喀土穆一大景觀。喀土穆有“世界火爐”之稱,氣候炎熱幹燥,年平均氣溫為28.7℃,最高氣溫達47.2℃,每年3月到11月,白天一出門,滾燙的熱浪就撲麵而來,宛如步入桑拿房,常常晚上10點鍾去散步,地麵仍散發陣陣的熱氣。4、5月份是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暴肆虐的季節,狂風卷著漫天的沙塵氣勢洶洶、昏天黑地地一刮數天。漫天黃沙無孔不入,人在屋中,也能感到陣陣土腥味,甚至有時睡夢中也會被憋醒。到了7、8月份雨季,偶爾傾盆大雨,大雨過後,沒有下水道的整個城市到處積水,成為“水鄉澤國”。冬季,酷熱蕩然無存,這時空氣清新,能見度高,盡可放心地做深呼吸,夜晚仰望天空,星星月亮清晰可見,仿佛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