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晚年隔海相望的宋氏三姐妹(1 / 2)

晚年隔海相望的宋氏三姐妹

往事

作者:何大章

為了等待靄齡的到來,

宋子文的葬禮由上午改到下午,但最後仍然落空。

宋氏三姐妹失去了最後一個團聚的機會。

2013年1月27日是已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晚年宋氏三姐妹之間的親情,

特別是國共內戰結束、蔣介石退踞台灣以後,

是怎樣維係的?

三姐妹天各一方,思念綿長

最早離開中國大陸的是大姐靄齡。1944年7月9日,她和美齡同機前往巴西治療蕁麻疹。慶齡到機場送行。但她萬萬沒有想到,這次送行是她和大姐的永別。9月,靄齡從巴西抵美,1946年便正式定居美國。

1947年6月15日,靄齡寫信給慶齡,說她覺得自己的病情很嚴重,可能會死。她對慶齡說:“作為妹妹,你一直是那麼的和藹和可愛,我想要你知道現在我比以前更加喜歡你了。”“如果我有什麼不測的話,請記住我非常愛你。”

1948年11月28日,美齡由上海乘機赴美,為正在國共內戰中苦苦掙紮的蔣介石爭取美援,就此也永遠地離開了中國大陸。

1949年5月19日,宋美齡和宋子良從美國寫信給慶齡:“最近,我們都經常想起你,考慮到目前的局勢,我們知道你在中國的生活一定很艱苦,希望你能平安、順利……如果我們在這兒能為你做些什麼的話,隻要能辦到,請告訴我們。我們倆都希望能盡我們所能幫助你,但常感相距太遠了,幫不上忙。請寫信告訴我們你的近況。”這也是她與慶齡之間的最後一封通信。1950年1月13日,美齡抵達台北。至此三姐妹天各一方。

在這以後,慶齡和靄齡還有過信件往來,但似乎隻有過一次。1957年,靄齡接到了慶齡的信,請她盡快回國相聚。這封信很有可能是通過朋友帶去的。因為同時,靄齡收到了慶齡的禮物。

1969年2月底,宋家六兄妹中年紀最小的宋子安因腦溢血在香港去世。遺體運回舊金山,於恩典大教堂舉行追思會。除了慶齡之外,宋家兄弟姐妹悉數到場。子安與慶齡一向感情最好,但是正趕上極左的“文化大革命”,宋慶齡根本不可能到沒有外交關係的頭號帝國主義國家去參加弟弟的葬禮。

突生變故,無緣重逢

1971年,正在中美關係急劇升溫的當口,4月25日宋子文在美國舊金山突然去世。28日,宋子文的遺體運回紐約,決定於5月1日在紐約市中心教堂舉行喪禮。

北京當天回電通知美國:“宋慶齡副主席赴美參加宋子文的葬禮,由於中美尚未建交,沒有直達航班,現在通過美國航空公司聯係專機,經倫敦飛美國。”同時,尼克鬆總統也得到消息,宋靄齡將來參加胞弟的葬禮;宋美齡已經乘專機由台灣起程來美,當晚在夏威夷休息,擬在翌日直飛紐約。看來三姐妹的團聚馬上就會成為現實了。

但事情突然出現變故,美齡在抵達夏威夷後,接到蔣介石的急電,請她暫不飛紐約。疑惑中,美齡買來當天的美國報紙,得知慶齡也準備赴美參加葬禮,於是立即發電報通知了靄齡。美齡停留在夏威夷,不肯向前再走一步。這時,宋子文夫人張樂怡又接到電話:靄齡臨時決定不參加胞弟葬禮。

就在宋子文葬禮的前一天,中國政府通知美方,由於包租專機失敗,宋慶齡副主席不能應邀赴美參加葬禮了。美方立即把宋慶齡不來奔喪的消息通知蔣、孔兩家,希望大姐靄齡、小妹美齡能趕來參加葬禮,並指出這無論對死者還是生者都是一種安慰。但由於擔心是“統戰陷阱”,美齡索性掉頭飛回台北。就連定居在美國的靄齡也仍然猶豫不決。為了等待靄齡的到來,宋子文的葬禮由上午改到下午,但最後仍然落空。宋氏三姐妹失去了最後一個團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