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魚

紙上俱樂部

作者:林俊豪

郭欣是老紅軍的後代。他從閩西調到海濱城市運輸公司擔任副總經理。

海濱城市農貿市場,長年累月出售一種野生海魚——巴浪魚。那魚約半尺長,背深藍色,肚泛白,肉質柔嫩,味道鮮美可口。那魚價廉物美,當年國家幹部收入普遍不高,飯桌上總離不開它,因而這魚也被大夥稱為幹部魚。

郭副總剛從閩西調到海濱城市,為熟悉新單位情況,每個月都抽五六天時間深入基層站點檢查工作。基層站點條件好點兒的,用膳時還能提供四菜一湯;條件差點兒的僻遠站點,能煮一碗麵條或米粉湯,拌點兒海蠣蝦皮,郭副總倒也呼呼啦啦地喝得津津有味。他說:咱是老革命的後代,生活理應簡潔樸素點兒呢!

那年,開展創建文明“窗口”活動,郭副總乘坐的北京牌吉普車,迎著撲麵而來的海風,來到海濱小村鎮汽車站檢查工作。中午用膳,他挺著高大結實身材,健步邁進駕乘人員食堂,櫥窗口僅供應地瓜稀飯、青菜、醬煮鮮魚外,再無別樣菜肴。

站長攤了攤手,挺為難地說:“郭副總,你初來乍到小站檢查工作,連個招呼也不打,要不,等炊事員到漁村采購些大蟹大蝦大魚,沽兩瓶當地盛產的高粱酒,喝幾盅才對呀!”

郭副總指著食堂飯桌上的醬煮鮮魚,說:“嘿,打一海碗地瓜稀飯,再添一碟青菜、一小盤醬煮鮮魚,就滿夠啦!”

郭副總喝著新鮮可口的地瓜稀飯,夾著一條兩指寬半尺長的醬煮鮮魚,挑掉魚骨頭,咬了一口,頓覺滿嘴生津,挺適合口味兒,不禁嘖嘖讚歎:“這是那種海魚呀?”

站長臉綻難色,挺不自然地解釋:“郭副總,這叫巴浪魚,一斤才兩三元,便宜可口,當地群眾稱它幹部魚!”

“什麼,幹部魚,有意思!”

“郭副總,油炸巴浪魚,更是上等下酒菜呢!”站長瞧郭副總沒啥官架子,打開話匣,滔滔述說。

打這以後,郭副總下基層站點,總喜歡品嚐醬煮或油炸巴浪魚。他不拘小節,簡樸與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風,在運輸公司幹部職工中留下好口碑:人家是老革命的後代,下基層嚐巴浪魚,不愧是企業的好領導幹部呢!

那年春運,海濱僑鄉車站門口人山人海,平時每天發送一百多班客車增至三百多班。郭副總忙碌地在僑鄉車站落實春運工作。忽然,一輛黑色小轎車徐徐進站,是某領導親自下站點指導春運工作,還通知車站食堂要好好接待一番呐!

僑鄉車站食堂人手不夠,春運期間供應駕乘人員熱飯熱菜就頗費勁兒,忽然上麵來位大人物,食堂的幾位廚師驚得目瞪口呆,手忙腳亂。

郭副總陪著領導,邁進車站食堂。廚師慌忙應道:“首長,你來得太倉促,食堂沒啥好飯菜招待呢!”

那個領導表麵挺隨和,滿臉堆笑道:“現在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喝碗地瓜粥,配點兒蘿卜青菜小魚幹,就心滿意足啦!”郭副總瞧領導也沒啥官模官樣兒,又蠻通情達理,趕緊吩咐廚師:“喂,給領導和隨行人員端幾碗地瓜粥,擺幾樣小菜,莫忘端一盆醬煮巴浪魚呀!”

那領導和隨行人員用膳後,臨行之際,手握郭副總的手,說:“深入基層,不搞高標準接待,還是簡單實際點兒好呢!”

幾個月後,省裏傳來風言冷語:“郭副總用地瓜粥、巴浪魚招待領導,太不尊重啦!”“哼,老革命後代挺驕傲自滿、盛氣淩人哪!”

郭副總聽罷,不以為然地嘿嘿一笑:咱下基層,不也是這樣隨便填塞肚皮的呀!

幾年過後,眼看別人一個個進步,郭副總仍是副總,官位原地不動,幹部職工們耍起嘴皮子:“嘿,郭副總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呀!”

十年過後,郭副總仍擔任副總。上麵傳話:郭副總雖為老紅軍後代,但年齡偏大,錯過提拔的年齡啦!

海濱運輸公司的幹部職工們對郭副總卻有另一番評價:“人家郭副總下基層吃巴浪魚,是群眾心目中的好幹部;而他用巴浪魚接待上峰,卻觸犯了大忌呀!”

郭副總退休之後,常搖了搖頭,抿嘴苦笑:“嘿,眾口不一的幹部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