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胸懷問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1)(2 / 2)

忍辱求安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詩人。他的詩大多富有禪理,令人回味無窮。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

“有人辱罵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

這首詩所表達的內容,充滿了為人處世的機智。平白無故地被人辱罵,當然很不樂意。但應該知道,這種張口就罵的人,一般都沒有修養,沒有風度,有什麼必要與他們一般見識,爭論不休呢?

大道理: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種處世方法,也是一種高尚情操。有人尊重你,就會有人看你不順眼。“親賢臣,遠小人”,把精力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不與小人周旋,是明智之舉。

兩種教育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3分鍾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鍾,現在能坐3分鍾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你媽媽,因為全班隻有我的寶寶進步了。”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0名,我們懷疑他的智力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說這話時,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裏,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隻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彩,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隻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一趟。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裏,突然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裏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隻有你能欣賞我……”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大道理:兩種教育方式,產生的效果自然也不相同。如果我們想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是不是需要好好欣賞一下周圍的人?

誰在誣陷你

《新唐書》中講到一則武則天與狄仁傑的故事。

武則天稱帝後,任命狄仁傑為宰相。

有一天,武則天問狄仁傑:“你以前任職於汝南,有極佳的政績表現,也深受百姓歡迎。但卻有一些人總是誹謗誣陷你,你想知道詳情嗎。”

狄仁傑立刻告罪:“陛下如認為那些誹謗誣陷是我的過失,我當恭聽改正;若陛下認為並非我的過失,那是臣之大幸。至於到底是誰在誹謗誣陷,如何誣陷,我都不想知道。”

武則天聞之大喜,推崇狄仁傑確是一位仁師長者,具有寬人嚴己的高風亮節。

大道理:用人難,難在如何麵對誹謗誣陷。一味糾纏於是非或一味探究涉及是非的人,都隻能讓自己身心疲憊,方寸盡失,是得不償失的。

信任是金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越駛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裏拚命地遊,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麵,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