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保持清醒的頭腦(10)(1 / 3)

在我們的一個學習班裏,我們正在討論一個人應當如何把他的熱情傾注到工作中去,這時一位年輕的婦女在教室的後麵舉起手,她站起來說道:

“我是和我的丈夫一起到這裏來的。你的話對於一個做生意的人來說也許是對的,但是對於一個家庭主婦來說卻沒有多大益處。你們男子每天都有有趣的新任務要做。但是家務勞動就無法相比了,做家務勞動的煩惱是單調而乏味、令人厭煩的。”

這好像是對我們的一個真正的挑戰。有許多人在做這種“單調而乏味”的工作。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種方法幫助這位少婦,也許我們就能幫助很多自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單調乏味的人。

我們問她什麼東西使得她的工作如此“單調乏味”。她回答說,她剛剛鋪好床,床就又馬上被弄亂了;剛剛洗好碗碟,碗碟就馬上被用髒了;剛剛擦幹淨地板,地板就馬上被弄得亂七八糟。她說:“你剛剛把這些事做好,馬上就會被人弄得像是未曾做過一樣。”

我同情地說:“這真是令人掃興。有沒有婦女喜歡家務勞動的?”

她說:“啊,有的,我想是有的。”

我又問:“她們在家務勞動中是否發現什麼使得她們感到有趣、保持熱情的東西呢?”

少婦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許在於她們的態度。她們似乎並不認為她們的工作是禁錮,而似乎看見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麼東西。”

這就是問題的症結。工作滿意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東西”。要知道你的工作是會取得成果的。這句話是對的,無論你是家庭主婦、秘書、油泵站的操作員,還是大公司的總經理,隻要你把日常瑣事看成是前進的踏腳石,你就會從中找到令人滿意的地方。每項瑣事都是一塊踏腳石,它通向你所選擇的目標。

於是,我們給這個青年主婦的答案便是要找到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她真正想要達到的,並且還要找到一種方法,使她的家務勞動能夠通向這個目標。這位青年主婦自動提供了一個信息:她總想帶她的全家周遊世界。

“很好,”我說,“就以這作為你的目標。現在,你要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你想什麼時候實現這一目標呢?”

“當我們的孩子12歲時,”她說,“也就是六年以後。”

“好的,讓我們考慮一下,這需要采取的一些步驟。首先你需要籌措經費,這是一件事,還有你的丈夫必須將離開工作單位一年,你必須製訂一個旅行的計劃,要研究你想旅遊的國家。你試想你能找到一種方式,使得你的鋪床、洗碗、做飯和擦地板都能成為你奔向這個目標的踏腳石嗎?”

幾個月以後,這位少婦又來看我們。當她一走進門,我們就明顯地看出她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她告訴我們:“令人吃驚的是,這種踏腳石的想法起的作用多好啊!我沒發現任何一樣瑣事不適合這個想法!我把我的洗滌時間作為思考和計劃的時間。購物時間是擴大我視野的最好時間!我有選擇性地購買進口食品,它們將是我們在旅遊中要吃的食品。我還把吃飯的時間利用起來:如果我們要吃中國的雞蛋麵條,我就閱讀我所能夠找到的關於中國和中國人的讀物,在吃飯時,我再把這些知識告訴家人。

“從此,家務事對我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了。我知道,由於踏腳石理論,我的家務事也決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令人討厭了!”

所以你的工作無論是單調乏味或令人厭煩,如果你能看到在這個工作的末了就是你所向往的目標,那麼這個工作就能給你帶來滿意。這是各行各業中的很多人都會麵臨的情況。才能往往與工作種類沒有什麼因果關係。一位很聰穎、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可能崛起於出售蘇打水供應器、刷洗汽車或當清潔工等職業中。當然,這類工作並沒給他提供挑戰或激勵。它僅僅是一種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然而,因為他知道他正走向他所向往的目標,對他來說,無論工作多麼辛勞,隻要有助於他取得最終的成果,他就會滿意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