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同平章事”轉變成了職銜,變成官號,成為名符其實的宰相,完成了排擠三省首長,降低宰相品級,便於皇帝駕馭的進程。
畢竟在聖人龍體日漸愈下的如今,必須極力防止宰相權力過大,要知道昔日那位叫做長孫無忌權相帶給聖人的陰影實在太大了,為防止重蹈覆轍,才會作出如此舉動。
此乃帝王心術,也是為了朝局穩定不得已之舉。
陸瑾自然明白此點,不過唯有一點讓他有些擔憂,那就是如今的八位丞相中沒有一位是太子李哲明裏的支持者,似乎許多都是後的親信,不能不是一個重大的弊端。
朝議還在繼續,不消片刻,陸瑾已是漸漸聽明白了所議何事。
原是八月以來,吐蕃名將噶爾·欽陵發兵十萬侵擾吐蕃柘、鬆、翼等州,劫掠人口搶奪糧食,致使三州一片混亂,三州刺史紛紛上表請求救援,今日後與群臣正在商議應對之策。
柘、鬆、翼三州位於劍南道西北部,與吐蕃接壤長期處於戰亂之中,那裏所居住的原住民也多為其他民族之人,除此之外,這三州也是朝廷流放人犯的重要場所,如昔日陸瑾便流放謝太辰至鬆洲,也不知此人如今可還健在,相信在那般惡劣的環境下,也應該活不了多久的。
商議半響,一直認真聆聽群臣意見的武後突然看到了陸瑾,不禁拍案笑問道:“對了,前不久陸駙馬順利平定關中之亂,軍略智謀皆是非常了得,不知對於今次吐蕃犯境一事,有何高見?”
在這麼多重臣當中,自覺職微言輕的陸瑾原本是不準備發表意見的,然此刻一聽後垂詢,隻得出班拱手言道:“啟稟後,吐蕃犯境一事由來已久,根據往年慣例,多以攻掠西域以及鄯州,反倒是劍南道較為安穩,如今吐蕃一反常態攻掠劍南道,不用問也一定是因為在西域遭到王方翼大軍,以及在鄯州遭到黑齒常之大軍擊敗之故,事故,此戰必須示之以強,不要讓吐蕃人覺得劍南道之軍好欺負。”
陸瑾這番話了等於沒,並沒有任何出彩之處,武後也是聽得漸漸沒有了興致,然而很快,陸瑾接下來的話卻是讓群臣刮目相看了。
“另外,臣聞吐蕃赤都鬆讚隻得十一歲之齡,吐蕃內政決於大相噶爾·讚婆,軍略決於噶爾·欽陵,舉國大事均把持在噶爾家族之手,難保日漸長大的赤都鬆讚不會生出不滿之心,以微臣之見,不妨派出一位能言會道的客,向著赤都鬆讚曉之以理,闡述利害,並暗中挑撥赤都鬆讚與噶爾家族的關係,若能讓吐蕃如同昔日突厥一般中計一分為二,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