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一年之後的再見(1 / 2)

陸瑾這番話了等於沒,並沒有任何出彩之處,武後也是聽得漸漸沒有了興致,然而很快,陸瑾接下來的話卻是讓群臣刮目相看了。

“另外,臣聞吐蕃赤都鬆讚隻得十一歲之齡,吐蕃內政決於大相噶爾·讚婆,軍略決於噶爾·欽陵,舉國大事均是把持在噶爾家族之手,難保日漸長大的赤都鬆讚不會生出不滿之心,以微臣之見,不妨派出一位能言會道的客,向著赤都鬆讚曉之以理,闡述利害,並暗中挑撥赤都鬆讚與噶爾家族的關係,若能讓吐蕃如同昔日突厥一般中計一分為二,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黃門侍郎郭侍舉深知陸瑾乃是太平公主駙馬,如今更是甚得皇後喜愛,聞言立即想也不想就附和道:“陸駙馬之言深得上兵伐謀精髓,後,微臣認為陸駙馬此計可行。”

比起郭侍舉,吏部侍郎魏玄同顯然要靠譜許多,畢竟他以前曾擔任宰相許多年,年老致仕之後直到今年又被聖人征召前來擔任吏部侍郎,而且起來他還和陸瑾在長安城曾有過一麵之緣,此際拱手出言道:“以微臣之見,如今赤都鬆讚一來年齡過,二來困於宮闈,三來養於婦人之手,是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傀儡,這樣一個人如何是噶爾·家族的對手?老臣擔心離間計不僅不成,反而會使得吐蕃君臣同仇敵愾對付大唐,那就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了。”

“養於婦人之手?”武後細細的品味著這麼一個字眼,心頭不禁一聲冷哼,麵上淡淡漠漠的言道:“赤都鬆讚為人如何現在尚不知曉,然那撫養赤都鬆讚的太後沒廬妃可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婦人,朕曾聽劉易從過,這沒廬妃出生於吐蕃四大家族之一的沒廬氏,還在少女之時便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華,故此才被芒鬆芒讚立為王後,芒鬆芒讚逝後,沒廬妃更是以二八之齡處理國政,即便是權勢滔的噶爾家族也不敢在她麵前造次,實乃巾幗不讓須眉,這樣一個女子養出來的讚普,絕對不會是普通凡物。”

陸瑾知道後口中的劉易從乃是昔日左衛大將軍劉審禮之子,調露元年劉審禮陪同李敬玄出征西域,與吐蕃大軍戰於鄯州之外的承風嶺,兵敗被俘後被掠往吐蕃,其子劉易從聞訊後不遠數千裏趕赴吐蕃伺候父親左右,在吐蕃一呆就是兩年之久,今年劉審禮病故之後,這才攜靈柩返回,故而他非常了解吐蕃這幾年的局勢。

裴炎想了一會兒,沉聲言道:“後,既然那吐蕃太後與噶爾兄弟均是聰明人,豈會看不出這麼簡單的一條離間計?即便派去客,也是無用功而已。”

陸瑾淡淡笑道:“裴相有所不知,正因為是雙方均是聰明人,這條離間計才會真正湊效。”

話音落點,不少人均是露出了驚奇之色,顯然不解其意。

裴炎捋須問道:“不知陸駙馬此言何意?”

陸瑾從容自信的言道:“權力為國之公器,帝王執之而禦下,才能保持國家安穩,如今噶爾家族把持公器,顯然是將赤都鬆讚視為傀儡,既然那位沒廬妃乃女中豪傑,有識之人,豈會容忍噶爾家族長期擅權亂權?待到合適時機,赤都鬆讚必定會想方設法奪回失去的帝王權力,而奪取的過程中雙方極難和解,唯有政變流血解決,相信雙方都明白這麼一個道理,是故,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激發赤都鬆讚與噶爾家族之間的猜忌,加深他們的矛盾,努力讓吐蕃出現內亂,再也無暇顧及侵略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