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指出,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要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要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是的,當曆史跨入21世紀的新時代,我們黨發出了實現中國夢的偉大號召,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複興中國文化的運動。這就要求我們站在時代的前沿,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弘揚中國有史以來優秀的、光明的、先進的、科學的、文明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來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價值與文化風采。
就文學創作而言,就是廣大作家要接過近現代中國文學名家傳遞的筆墨聖火,照亮時代的道路,創造文學的繁榮;廣大讀者則應吸收近現代中國文學的精神力量,認識過去的時代,投身當代的建設。總之,中國的複興需要大家添光加彩!
回首上世紀初,中國掀起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運動,廣大作家以此為崇高曆史使命,把文字作為投槍匕首,走在時代最前列,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發出了代表時代最強音的呐喊,振聾發聵,喚醒廣大人民群眾,開創了新文化運動,創造了現代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是指用現代文學語言與文學形式,表達中國現代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學,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興文學,產生了極大的曆史推動作用。
在新文化運動推動下﹐廣大作家汲取中外文學營養,形成了新
的文學形態。他們不僅用白話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對傳統文學進行深入革新﹐創建了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以及結構組成等方麵﹐都有全新創造﹐極具現代特色﹐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流是人民的文學,廣大作家深入火熱的戰鬥生活中,極大加強了文學與民眾的結合,文學與進步的社會思潮及民族解放、革命運動的自覺聯係,這構成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基本曆史特征與傳統。此時的文學,以表現普通民眾生活﹑改造國民性格和社會人生為根本任務。
中國現代文學早期的發展﹐是在廣大作家吸取外來文學營養使之民族化並繼承民族傳統使之現代化的過程中奠定基礎的。對於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與西方外來文化的問題,他們打破了抱殘守缺的國粹主義思想,進行了徹底革新,曾對西方各個曆史時期的文藝思潮、文學流派,包括各種文學形式、表現手法等,進行了全麵介紹與廣泛吸收,同時對我國傳統文學遺產也進行了重新評價。這對促進思想與藝術的解放,促進文學的現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從而形成了現代文學的繁榮局麵,促進了廣大民眾的覺醒。
接過20世紀中國文學作家的思想聖火,實現新時代民族文化複興的中國夢,這是廣大作家和讀者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為此,我們從詩歌、散文、小說三大文學體裁著手,特別編輯了這套《中國文學名家精品》,精選了許多文學名家的精品力作,代表了中國20世紀文學的高度,具有極強的權威性、可讀性和藝術性。
這些文學名家,都是中國20世紀現代文學的開拓者和各種文學形式的集大成者,他們的作品來源於他們生活的時代,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與思考,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們是我們心靈的工程師,能夠指
導我們的人生發展,對於複興中國文化具有深遠的啟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