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說認為地球表層被活動帶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板塊,這些岩石圈板塊之間存在相互作用,而這些相互作用是大地構造活動的基本原因。地球上部在垂向上分為具有剛性的岩石圈和具有塑性的軟流圈,岩石圈板塊在軟流圈表麵做相對運動,不同的板塊之間存在相互運動,板塊在離散邊界處的擴張增生與彙聚邊界處俯衝消減是完全補償的。這些板塊運動的最終驅動力來源於地幔中熱對流。在板塊學說建立的初期,全球被劃分為六大板塊:非洲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板塊構造學說也受到許多方麵的質疑,尤其是板塊構造理論在大陸上的應用和驗證上。比如隨著人們對地球深部圈層構造進一步認識,地質學家發現軟流圈不具有全球性,這就很難解釋這些缺失軟流圈的區域大陸板塊運動問題。沒有了得以漂浮的軟流圈,板塊將為何還能運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板塊構造理論的支持者。
隨著地質學家對地球深部動力研究的深入,人們對於地球深部的物質運動情況有了進一步認識,在此基礎之上,Maruyama在1994年提出了地幔柱構造說,這是關於地球內部物質運動方式和全球動力學的假說。地幔柱構造,是地幔中受幾個大的、垂直的地幔柱流控製的動力學區域。Maruyama認為,南太平洋和非洲地區下部存在兩個巨大的熱地幔柱而在中亞和東亞地區下部的外核上部存在由大洋板塊聚集、滯留並最終塌落到外核上形成的冷地幔柱。地幔柱構造中並存的熱地幔和冷地幔柱的運動是地球演化的各個曆史階段地幔物質的主要運動形式,導致前寒武紀超級大陸解體以及晚古生代泛大陸的聚合,它驅動著顯生宙板塊運動,引起地球各個圈層相互作用,特別是地殼和地幔之間的相互作用。
人們利用目前的諸多大地構造理論在局部區域找到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隨著人們對於全球構造的進一步認識以及地球深部物質運動情況的深入了解,這些理論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來自諸多方麵的質疑。各理論本身都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當代隨著科學技術以及相關新科研手段和設備的出現,一些新的大地構造現象將會被逐漸發現或進一步認識,地質學家對於全球板塊以及地球深部的認識會更加深入,這將有助於人們完善已有的理論並促進新的大地構造理論的提出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巫建華,劉帥.大地構造學概論與中國大地構造學綱要.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
【2】關世橋.從板塊構造學說的創立看當代地學理論研究發展趨勢.中國煤田地質,2004,16(3).
【3】李小明.地質作用的驅動力和大地構造學.世界地質,2002,21(3).
【4】劉肇昌.板塊構造學.重慶: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