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精品選 書信
致石民書摘錄
一
昨夜飲酒逾量,今晨拂曉即醒,無師自通地做出一首香豔的情歌,班門弄斧,乞加斧削。到底成詩與否,尚希見告。少年人到底是少年,枯燥的心,總難免沾些朝露,倘編輯先生以為成詩,則用以填《北新》空白可也。但弟自己無甚把握,所以請“勿要客氣”,(這蘇白說得不錯。)酒意尚在,焉能多說。
二
今天病了,所以寫信。病得很不哀感頑豔,既不病酒,與愁緒亦絕不相關。隻是鼻子呼呼,頭中悶悶。你遷居後謠琢紛興,俟我返申實地調查,有何鶯聲燕語,鴨尾高跟隱在屏後否?陽曆中秋之約,恐在於
必負之列,良心(交與Nurse)已如風前殘燭,一片冰心,將付之東流矣。但萬一倘負約,此後願每月代貴刊作三千萬字的補白,抵於永劫。病中作書,情意實屬可感,足下以為如何?
三
今天以為你會來,然而現在已經十一時半了,足下之清影尚未照在敝齋,今日你大概是不來了。
大作捧讀,覺得花香鳥語之中,別有叱吒風雲之概,頗有烏江帳裏之聲。你從前之作稍嫌有肉無骨,比不上近作的心雄萬夫了。昔王定國寄詩與蘇東坡,坡答詩雲:“新詩篇篇皆奇,老拙此回,真不及矣。窮人之具,輒欲交割與公。”我不會做詩。真是窮得連窮人之具都沒有,的確交代不出來,奈何?
殺死妖魔弟總以為不是好辦法,除非是台端借到了陸壓君的玉寶,也請“葫蘆轉身”一下,(這個典故,你知道嗎?)前張督辦的“誘敵深入”,的確合了老氏欲取故與之道。釋迦欲逃地獄,故先眾人而入地獄,這都可以做他山之石。
前日同子元談天,慨乎兄之詩懷有加,酒量日減。我們尚希珍重。
日來博翻(說不上讀)各詩集,在《金庫》裏見到一首Facon的詩,千古權奸,出語到底不差。錄一段如下:
Domesfic cares afflict the husband’sbed,
Or pains hishead;
Those that livesingle,take it for acurse,
Or do thingsworse;
Some wouldhavechildren;those that havethemOr Wish themgone;
〔moan〕
What is it,then,to have,or have no Wife,But single
thraldom,or adoublestrife?
弟近來讀詩,不喜流利之豔體,卻愛涵有極多之思想的悱怨之作。Herrick等深覺不合口味,這或者是老的初步吧。
四
久未晤,風雨愁人,焉能無念。午夜點滴淒清,撩起無端愁緒。回思弟生平謹願,絕無浪蝶狂蜂之舉,更未曾受人翠袖捧鍾,自更談不到失戀,然每覺具有失戀者之苦衷,前生注定,該當挨苦,才華尚淺,福薄如斯!昨宵雨聲不絕,兄當亦為之起坐,或已詩成二字矣。今日細君歸寧,重溫年前生活,獨酌於某酒樓,醉後挑燈,惜無劍可看,要亦別有一番風味也。暇時過我一談何如?萬勿吝步。
五
前接來函,因為燕兒種痘,她的妹妹或弟弟又在意蠢思動,鬧得滿室風雨,所以遲遲末覆。劉先生忽而巴黎,忽而裏昂,此君又性喜搬家,弟有一個多月沒有得到他的玉璫了。現向一位朋友詢他最近地址,天可以得到,當立即作信去,不誤。
足下的對子很有意思,雖然使你有些不好意思。前月一位蜀中女郎有同一位廣東人結婚之議,弟當時集句擬一聯:
別母情懷,巫峽啼猿數行淚;
隨郎滋味,羅浮山下四時春。
頗有沾沾之意,大方家以為如何?近來夜間稍稍讀書,但在萬籟俱寂時,頓覺此身無處安排,(商量出處到紅裙?)真虧雁君終日坐菩團,年假中擬讀Biccaccuo的Docameron,或可勾上些年少情懷。子元回來沒有?請代買幾件玩物送福琳。
六
函久未覆,不忙不病,春因而已。說來真是太小姐氣了,怪難為情。前日雁君飄飄然下凡,談了一天。他麵壁十年,的確有獨到之處。你何時北上,與這班老朋友,一話當年呢?昨日坐在洋車上,看見燕子穿楊柳枝飛過,覺得真是春到人間了。你記得這兒的柳樹嗎?那是上海永遠找不到的。南京也許還可以看得見,然而閑六朗又太遠了,近來頗有多讀書少做文章之意,也就是古之學者為己的辦法。你以為如何?
(原載1933年2月1日《》現代第2卷第4期,署故梁遇春)
秋心小劄
一
久不寫信給你了,也有好久沒有得到你的信。你近來怎麼樣呢?聽說許久以前上海白晝昏黑,你那天大概可以不辦公吧,我們這裏沒有這麼好的幸運,天天晴朗。
你從前不是送我一本曼依嗎,有好幾位朋友借去看, 他們都稱讚你的譯筆能達原文意境,我頗有“君有奇才我不貧”之感。但是弟卻始終沒有瞧一個字。朋友,請你別怪我。我知道那是一部哀感頑豔的浪漫故事,心情已枯老的已娶少年的我實在不忍讀這類的東西。這還是一個小理由。最大的理由是近來對自己心理分析的結果,頓然發現自己是一個sentimental有餘而Passionate不足的人,所以生命老是這麼不生不死的挨著,永遠不會開出花來。我喜歡讀essays和維多利亞時代的詩歌也是因為我的情感始終在微溫的(Lukewa rm)狀態裏的緣故吧。這樣的人老是過著灰色的生活,天天都在“小人物的仟悔”之中,愛自己,討厭自己,顧惜自己,憎惡白己,想把自己趕到自己之外,想換一個自己,可是又舍不得同沒有勇氣去掉這個二十幾年來形影相依,深夜擁背(這句好像是在一本無謂的小說《綠林女豪》中的,十幾年以前看的,今日忽然浮在辦公桌旁邊的我的心上來)的自己。總之,我怕看熱情沸騰的東西,因為很有針針見血之痛,此事足下或有同慨也。……
前得來函,說到我是個神經過敏的人,我不禁打了一個寒噤,我其真將犯迫害狂這類的病而成仙乎。這恐伯又是神經過敏的一個現象。老板既說現在不能印書,所以我那本書也等再積厚些時再談,但是你那篇序是預約好了,無法躲避的。
雁君昨日來說要南飛了;這消息你當然是喜歡聽的,但是這位先生之事亦難言矣,請你不要太高興了,否則空喜歡一場的確是苦事,……
我近來常感到心境枯燥,有些文章我非常想寫,但是一拿起筆來總感到一團難過,寫出也常自己不喜歡,大有“吟罷江山氣不靈,萬千種話一燈青”之慨,可惜的是我壓根兒未吟過江山,彩筆始終未交給我過,現在卻忽然感到被人拿去了,這真是個小人物的悲哀。恐怕一個人的disillusion有幾個時期:起頭是念不下書了,其次是寫不出東西了,於是剩下一個靜默——死的寂然,
我近來病了一場,千萬不要擔心,我害的隻是風寒,是卻躺了兩天。病中讀《小山詞》,恨足下不在此間,無法長談他的詞。我覺得他的詞勝過他的父親,無論多麼有詩情,宰相恐怕總寫不出好東西來。
前日下個決心,把Baudelaire(M.L.的)買回來,深恨讀之太晚。但是我覺得他不如E.A.Poe(當然是指他的小說),Foe雖然完全講技巧,他書裏卻有極有力的人生我念Baudelaire總覺得他固然比一切人有內容得多,但是他的外表仿佛比他的內容更受他人的注意。達恐怕是法國人的通病吧。我近來稍稍讀幾篇法國人東西,總覺他們太會寫文章了,有時反因此把文章的內容忽略了。前天見到雁君,我說覺得Baudelaire的東西還不夠濃,無論如何不如Dosto—yevsky,Gorky等濃。法國人是講究style的人們,他們東西仿佛Stevenson的文字讀久令人膩。我覺得文學裏若使淡那麼就得淡極了,近乎拈花微笑的境界,若使濃,就得濃得使人通不了氣,像Gogo1及朵氏的《K兄弟》那樣。詩人以為如何?這當然是吹毛,小弟好信口胡說,足下之所深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