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詩,“香餌”雲雲二句,係以魚喻彼自己,或諷世人,非是護生之意。其義寄托遙深,非淺學所能解。乞勿用此詩作畫。
△研究《起信論》,譯佛教與科學之事,暫停無妨。禮拜念佛功課未嚐間斷,戒酒已一年,至堪歡喜讚歎。近來仁者諸事順遂,實為仁者專誠禮拜念佛所致。念佛一聲,能消無量罪,能獲無量福。惟在於用心之誠懇恭敬與否,不專在於形式上之多少也。
△網籃遲至年假時帶去,無妨。
△珂羅版《華嚴經》,乞贈李圓淨居士一冊。
△以後作畫,無須忙迫。至畫幅之多少,亦不必預計。如是乃有佳作。
△倘他日集中畫幅再增多之時,則已刪去之畫,如《倒懸》、《眾生》(又名《上法場》)等,或仍可配合選入,俟他日再詳酌。
△許居士如願出家,當為設法。
△明年大約仍可居住慶福寺,因公園以籌款不足,停止進行,故尚安靜可住。承諸友人贈送之資,至為感謝。此次寄來之廿圓,擬留充明年自己之零用。至於明年,尚需貼補寺中全年食費約六十圓。又於地藏殿裝玻璃門,及《續藏經》書櫃之木架等費,朽人擬贈與寺中三十圓,共計九十圓。倘他日有友人送款資至仁者之處,乞為存積。俟今年陰曆年底,朽人再斟酌情形。倘需用此款者,當致函奉聞,請仁者於明年春間便中彙下。此事須今年年底酌定,故所有款資,擬先存仁者之處,乞勿彙下。
△明年朽人能於秋間至上海否,難以預定。或不能來,亦未可知。因近來擬息心用功,專修淨業。恐出外雲遊,心中浮動,有礙用功也。統俟明年再為酌定。
△明年與後年,兩年之中,擬暫維持現狀。至於夏居士所雲建造房
舍之事,俟辛未年,再行斟酌。
草草奉複。不具。
演音上九月十二日
再者,以後惠函,信麵之上,乞勿寫和尚二字。因俗例,須本寺住持,乃稱和尚。朽人今居客位,以稱大師或法師為宜。
再者,愚夫愚婦及舊派之士農工商,所歡喜閱覽者,為此派之畫。但此派之畫,須另請人畫之。仁者及朽人,皆於此道外行。今所編之《護生畫集》,專為新派有高等小學以上畢業程度之人閱覽為主。彼愚夫等,雖閱之,亦僅能得極少份之利益,斷不能讚美也。故關於愚夫等之顧慮,可以撇開。若必欲令愚夫等大得利益,隻可再另編畫集一部,專為此種人閱覽,乃合宜也。
今此畫集編輯之宗旨,前已與李居士陳說。
第一、專為新派智識階級之人(即高小畢業以上之程度)閱覽。至他種人,隻能隨分獲其少益。
第二、專為不信佛法,不喜閱佛書之人閱覽(現在戒殺放生之書出版者甚多,彼有善根者,久已能閱其書,而奉行惟謹。不必需此畫集也)。近來戒殺之書雖多,但適於以上二種人之閱覽者,則殊為希有。故此畫集,不得不編印行世。能使閱者愛慕其畫法嶄新,研玩不釋手,自然能於戒殺放生之事,種植善根也,鄙意如此,未審當否?乞仁等酌之。又白。
十
(一九二九年)
前迭上二函一片,想悉收到。昨今又續成白話詩四首。《夫婦》:人倫有夫婦,家禽有牝牡。雙棲共和鳴,春風拂高柳。
盛世樂太平,民康而物阜。萬類鹹喁喁,同浴仁恩厚。
按:此詩雖不佳,而得溫柔敦厚之旨。以之冠首,頗為合宜。《暗殺一》:若謂青蠅汙,揮扇可驅除。豈必矜殘殺,傷生而自娛。《蠶的刑具》:殘殺百千命,完成一襲衣。唯知求適體,豈毋傷仁慈。《懺悔》:人非聖賢,其孰無過。猶如素衣,偶著塵涴。改過自新,若衣拭塵。一念慈心,天下歸仁。按:此詩雖無佛教色彩,而實能包括拂法一切之教義。仁者當能知之。此外,唯有《母之羽》及《平和之歌》二首,尚未作。擬俟仁者畫稿寄來,再觀察畫之形狀,然後著筆,較為親切也。
朽人已十數年未嚐作詩。至於白話詩,向不能作。今勉強為之。初作時,稍覺吃力。以後即妙思泉湧,信手揮寫,即可成就。其中頗有可觀之作,是誠佛菩薩慈力冥加,匪可思議者矣。但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俟此冊畫集寫華,即不再作文作詩及書寫等。唯偶寫佛菩薩名號及書簽,以結善緣耳。
此畫集中,題詩並書寫,實為今生最後之紀念。而得與仁者之畫及李居士之戒殺白話文合冊刊行,亦可謂殊勝之因緣矣(但朽人作此白話詩事,乞勿與他人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