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笑語的神情看起來並無半分玩笑之意,這卻讓莫離笑不出來了。
八年。在她來說或許異常的長久。每日每夜都可以說是折磨。可對外界開說,八年也不過是彈指一瞬。沒想到她離開皇宮八年,竟然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
“你要我去找周相拆穿周貴妃的真麵目?可是你又有何證據證明周貴妃不是周相的親生女兒?”莫離依舊覺得有些不可置信。當年周相丟失嫡女之後傷心欲絕,雖在外依舊是那個叱詫風雲的大承丞相,可每每回到府中,卻總是一臉的疲憊。
周相從不曾對她隱瞞,所以每當她去相府看望周相時,就總能看到周相那一副傷心的模樣,心裏對於偷走周相嫡女的那個人就越加憤恨。
時間雖能遮掩許多事情,可卻撫平不了傷痛。它隻是會將那些千瘡百孔的傷隱藏在心底,不去被輕易涉及罷了。
周貴妃回歸相府的那一日,是自從女兒丟失之後周相笑的最開心的一日。那樣不摻雜一絲雜質的笑容,在周相的臉上已經十幾年沒有見過了。
若是現下去告訴周相說你疼愛了多年失而複得的女兒不過是個因為某種目的刻意接近你的冒牌貨色,已經年邁的周相會如何反應?
可是這一切卻並不是她最擔心的。她最擔心的是方笑語方才在她耳邊所講的那個故事。那個關於安王妃的故事,還有安王妃留下的那個幼小的孩子的故事。
方笑語的故事雖讓她覺得驚奇,可若她所言屬實,聽起來確實是有諸多可疑之處。
周貴妃若當真不是周相嫡女,那麼,將事實講給周相知曉確實是有必要的,免得周相莫名間變成了那些陰謀者的棋子,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可是讓她最為在意的是,若方笑語的假設是成立的,那麼,周相或許早就已經是那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了。
如果安王妃才是周相的嫡女,因為被人掉了包,所以到死都沒有知道事情的真相,那麼,此事真的傳入周相的耳中,最受打擊的人當也就是周相本人吧?
安王妃向來與周貴妃不親近。當初周貴妃在未進宮前有傳聞說她會被指配給安王,事情傳的就和真的一樣,可結果卻狠狠的打了所有人的臉。
後來周貴妃也是一再的找安王妃的麻煩。表麵上看起來倒是和和氣氣,可背地裏卻是暗潮洶湧麻煩不斷。
安王妃那性子又烈,不願輕易妥協,特別是生了兒子之後就更像是個護犢子的老母雞,任何人隻要敢給他兒子氣受,她就敢上去跟對方拚命。
二皇子出生後沒多久,周貴妃就求了皇弟讓安王妃的兒子去給他的兒子當伴讀。可是卻被安王妃給拒絕了。且拒絕的異常果斷。安王妃甚至拿出了寧願抗旨也絕不妥協的架勢,皇弟對此倒並未多怪罪,隻是心中大抵是有些膈應,所以安王妃死後他才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而安王妃應是知道周貴妃此舉不安好心。二皇子剛出生,正是咿咿呀呀的時候,站都站不起來,話也不會說,又哪裏需要什麼伴讀?何況那時候葉西辭也是個娃娃,又怎麼去給人當伴讀?
簡安本就在安王府裏活的憋屈疲累,恐怕唯一的支撐就是這個兒子了。若是被周貴妃給害了或是欺負了,這簡直比要了她的命還嚴重。
安王妃拒絕周貴妃讓葉西辭給葉書成擔任伴讀的提議,本意當是為了要保護兒子。可是在周貴妃看來,這卻是安王妃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臉,所以才會更加的變本加厲。
當時外人看足了熱鬧,還有傳周貴妃一直跟安王妃過不去,給對方下絆子,這都是因為周貴妃對於安王似乎有情,割舍不下那份情意,所以才會看安王妃這個搶了她位子的女人格外不順眼。
當時這事兒還鬧了好一段時間,甚至讓皇弟都龍顏大怒。那周貴妃被流言所傷,竟還一哭二鬧三上吊以證清白,最終事情也就被皇弟暗中操作之下不了了之了。
那時候她也是如此想的,畢竟有一段時間,她那個安王弟弟與還未成為太子妃的周貴妃來往甚是親密。當初就連她都以為這兩人是郎有情妾有意,恐怕父皇會成全二人,可是未想到最後周貴妃卻被指給了太子弟弟,而安王妃也另有了人選。
這種事情,過去也便過去了。時間長了,總會被人默默遺忘,故而她也未曾多想。
可是,若方才方笑語的假設便是事情的真相。那麼,周貴妃一直給安王妃使絆子真的就是因為所謂的嫉妒作祟嗎?
如果當初是安王妃的父母將安王妃和周貴妃給掉了包,簡安一直留在簡政殤的身邊做女兒,是因為當初在京城時簡政殤的妻子剛剛生產,必須要有一個女兒掩人耳目。
而周貴妃則被送去某個地方秘密養大,甚至是學習了一些對計劃有利的東西。
若周貴妃一直都知道這件事會如何?看到簡安一直都與她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反倒是她,自小至大都不曾有過父母疼愛,隻能不停的學習一切對計劃有利的技能,如此,她騙得了周相的信任,成了周相府的嫡女,然後被指配給太子為太子側妃,看起來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可偏偏這時候,簡安也被指婚給了安王為妃。
安王雖不如太子這個儲君的地位,可畢竟也是王爺。她辛辛苦苦犧牲了童年換來的太子側妃的地位,而簡安,被自己的父母疼愛著長大,什麼都沒有付出,卻依然也得了個安王妃的位子,她是太子側妃,而簡安是安王正妃,嫡與庶的區別,她會是什麼感受?
盡管這一切都是她自己所猜測,莫離知道這還當不得真,可她還是希望這一切真的是方笑語多想了。
周相如此疼愛失而複得的女兒,那與周貴妃為難的安王妃自然也不得他喜歡。
周貴妃要對付安王妃,想將一切做的神不知鬼不覺,那勢必要利用到周相人前人後的人脈,就算周相沒有親自出手,此事他也脫不了幹係。
對於周相來說,除掉一個欺負他女兒的人根本微不足道。可是若這個人才是他的親生女兒又如何?
幫助一個假冒的騙子害死了自己真正的女兒,這樣的打擊,周相可真能承受得住?
事實上她會如此擔憂,就等於是她對方笑語的推測已經信了一半。
雖然方笑語沒有拿出證據來證明這推測的真實性。可是,這個推測卻很好的將一些疑點全都連成了一條完整的線。其中還包括一些方笑語所不知道的內情,所以才會讓這些推測顯得更加可信。
莫離對於周貴妃其實沒什麼惡感,因為她們的交集並不多。周貴妃雖然是皇弟的女人,可是卻似乎總是不與她親近,甚至有時候會讓她有一種她在躲著她的感覺。
按說以她和周相這種親密如同父女一般的交情,周貴妃應該多與她接觸才是。畢竟她也是皇上的姐姐,在宮中也是有著不少的人脈。就憑她與周相的關係,對於周相的女兒她也是願意多多照看的。
可是周貴妃卻大多遠離她,就算偶爾碰了麵,也是打聲招呼便走,聊都聊不上幾句,以至於在她的心中,周貴妃是個特別高冷不好接近的人物。
“臣女沒有證據,一切不過是根據線索而來的猜測罷了。可是臣女相信,長公主殿下也是有著自己的勢力的。既如此,不如長公主殿下自個兒去查,隻有自己親自查到的才最有說服力。若是長公主查出臣女有任何言語不盡不實之處,臣女自甘接受任何懲處。何況,臣女也並非是要長公主殿下去周相府拆穿周貴妃的身份,隻是要長公主殿下給周相提個醒,免得周相又一次為了可能是冒牌的騙子而傷害了最親近的人。安王世子的事,臣女管到底了。臣女也不希望這中間會有些什麼不愉快而傷害了周相,所以臣女希望長公主殿下提醒周相。國之儲君之事,還是不要出手,暫時觀望便好。”
方笑語知道,若周相知道了此事斷不可能什麼都不做隻等她傳來消息。他定會自己去查。這就是方笑語想要的。
方笑語直言這隻是猜測,她要有證據,她直接往周相府裏走一趟,或者將證據呈給皇帝,以這罪名,死無全屍都是便宜她們了,那她還何須費力做這些事情?
這樣的推測,涉及到皇帝的女人和兒子,所以之前進宮時,她雖出言提醒皇帝要小心,可卻並未提及此事。一旦事情與她推測的有所出入,她自己倒是不怕皇帝治罪,但有個鎮遠將軍府在,讓她放不開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