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時代主題曲疑似抄襲(2)(1 / 1)

圈子

孫悟空看似修正道、去嗔氣的行者,其實隻是小領導的保鏢,取經之路頗有些贖回鬧天宮之罪的意味。而悟空真正的師父菩提老祖害怕遭到連累甚至都不敢公開承認二人的師徒關係。

如果我們再回憶一下和六十年代萬籟鳴版本《大鬧天宮》畫風相近的《寶蓮燈》,恐怕更要唏噓,當年桀驁不馴的無賴潑猴兒此時已掛著鬥戰勝佛的虛名、袈裟在身,高高在上地整日鼻孔示人。縱使陳佩斯插科打諢的配音也無法掩蓋這位曾經的天真無邪的叛逆者已被招安的事實。

有趣的是,近兩年唐僧的少年時代似乎成了影視改編的興趣點,唐僧與悟空的關係也經曆了不少顛覆。《西遊降魔篇》裏的青年玄奘原來是經曆了愛人的離去才看破紅塵遁入佛門的,而愛人的死卻是悟空造成的,換句話講,悟空居然成了唐僧成佛的因!

而《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裏的江流兒其實是幼年的唐僧,站在悟空身旁簡直像是傲嬌後爹領著撒潑熊孩子!原著人物關係的倒置不僅帶來了結結實實的喜感,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照這樣的路子改編下去,下一個不是菩提老祖就是觀音、如來了,悟空的領導們看來真的要被玩兒壞了!

英雄?梟雄?偽英雄?反英雄?七十二變的悟空

《西遊記》的原著成書之時距今已經500多年了。在這麼漫長的曆史中,無論在傳統的戲曲、文學、音樂、美術界還是在當代藝術、影視劇的領域中,處處可見其對國民文化深刻的影響。而孫悟空這個角色長盛不衰的改編也恰恰說明了這個角色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反抗權威的蓋世英雄、占山為王的不落梟雄、繳械投降的偽英雄、嬉笑怒罵的反英雄……混合了神、佛、妖、魔的孫悟空其實本身就充滿了矛盾與悖論。而人們對孫悟空這一經典形象的解構也印證了網絡時代人多口雜的後現代語境下,人們對高、大、全的單薄英雄主義形象的厭倦和對角色內心世界複雜度越來越高的要求,悟空正在我們的時代經曆著實實在在的七十二變。而對於國產動畫而言,準確地把握受眾的期待、合理地豐富人物性格也無疑是拓寬市場、走向成人化的必經之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