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性行業 2.(1 / 1)

服務性行業 2.

多功能活動場所茶館

茶館是為客人提供飲茶服務的場所,它的叫法很多,如茶樓、茗坊等。事實上,茶館在曆史發展過程中,還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功能,例如打牌、聽戲、吃零食等。我國飲茶之風盛行,尤其是在唐代,隨著“茶聖”陸羽的出現,茶館也成了愛茶者的樂園。

我國最早的茶攤出現於晉代,當時已有人將茶水作為商品到集市進行買賣。不過這還屬於流動攤販,不能稱為茶館。此時茶攤所起的作用僅僅是為人解渴而已。

茶館在唐代開始流行。唐代有個叫封演的人在其《封氏聞見記》中談到一種在鄉鎮、集市、道邊煎茶賣茶的店鋪,這應該是唐代茶館的雛形。

唐代中期社會政治穩定,經濟空前繁榮,加之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茶館不僅在產茶的江南地區迅速普及,也流傳到了北方城市。此時,茶館除給人解渴外,還兼有給人休息,供人進食的功能。

宋代是我國茶館的興盛時期。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現了萬商雲集、百業興旺的情形,畫麵中就有很多的茶館。而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的記載則更讓人感受到當時茶肆的興盛。

南宋朝廷定都臨安,就是現在的杭州,使杭州這個產茶地的茶館業更加興旺發達起來,當時的杭州處處有茶坊。

宋時茶館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們喝茶聊天、品嚐小吃、談生意、做買賣,進行各種演藝活動、行業聚會等。

明清時期,茶館最為興盛,尤其是清代,品茗之風更盛。清代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市民階層不斷擴大,民豐物富造成了市民們對各種娛樂生活的需求。而作為一種集休閑、飲食、娛樂、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大眾活動場所,茶館自然成了人們的首選。

因此,茶館業在清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形式愈益多樣,茶館功能也愈加豐富。茶館是清代人們的主要而重要的市井活動場合。關於這一點,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館》就是集中的體現。

茶業尊奉陸羽為“茶仙”、“茶聖”,祀為“茶神”。陸羽是唐代複州竟陵人,就是現在的湖北天門市。他在“安史之亂”爆發時,隨著逃亡的難民流落到了現在的浙江省北部的湖州。

湖州是一個名茶產地,陸羽在這裏收集了不少有關茶的生產、製

作的資料,結識了著名的詩僧、茶僧皎然,又與詩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過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樣對茶有特殊愛好。陸羽在茶鄉生活,所交朋友又多是詩人,因此備受藝術熏陶,這讓陸羽很自然地把茶與藝術融合在了一起。

在了解茶方麵的知識後,陸羽發現飲茶的人並不一定都能體味飲茶的要旨與妙趣,於是決定總結自己的飲茶實踐和所學知識,寫一本茶學方麵的專著。

此後,陸羽潛心研究,在28歲時寫出了我國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的初稿。後又對其進行了修改。陸羽在《茶經》中創立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促進了我國古代茶館業的發展,使茶館業在我國興旺發達起來。陸羽對我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被後人尊為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