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才知道,此人便是白蓮教中負責清理門戶的旗神。名為崔紂。
清中時期,白蓮教盛起,教主聲稱應天而召,下凡解救苦難百姓,那時候慈禧老太太執政,荒淫無度增加稅收,弄的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窮的都要抹脖子了。
白蓮教便抓住這一點,稱清妖入關,世間再無太平之日,唯白蓮神教能救民於水火。一時信徒眾多,香火極旺。而其中分為白蓮四神,其實就是四個司職不同的分教,其首領分別是塔神、旗神、牌神、令神。皆是些手段通天的人物。
朝廷也曾多次清剿,卻收效甚微,一是白蓮教深得人心,百姓將其奉為神明,二是教內手段高強者眾多,逃脫追捕不是難事,尤其是領頭的四神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不過,經過幾次三番的交戰,白蓮教也傷了元氣,消停了許多。一直到清朝滅亡。
崔紂傳承於古苗一脈,從小生活在荒山老林裏,生性凶悍,十幾歲便敢與那幾百斤的野豬徒手搏鬥,成年後又幸得西域黑佛傳授其藏北八刀,更是如虎添翼。
但那時崔紂年少無知還有點兒死腦筋,真以為白蓮教是為百姓著想,懷著一腔熱血,仗著武藝高強,成為了新一代旗神,深得總教主歡心。
結果剛上位沒幾天,正準備上天搶粒金丹藥,下海活捉降雨龍幹一番大作為的時候,白蓮教總壇被當地軍閥連根拔起,殺的那是雞犬不留。教眾一看所謂的神自己都一命嗚呼了,還談什麼保佑他們,頃刻間便土崩瓦解。
崔紂眼見眾多兄弟死在洋槍火炮之下,深知此冒火星打鐵砂的物件兒一下能崩死一頭牛,自身估計敵它不過,他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漢子,明白過得且過的大道理,使了一招偷天換日便跑了出來,四處奔波,腳底板子都磨出了老繭一寸卻發現無一太平之處,準備尋一深山老林就此隱居不談江湖的時候,發現了被拋棄的關山道,一摸還有半口氣兒便順手救了回來。
後來,關山道跟著崔紂隱居山林,過起了捕獵打魚的逍遙日子。關山道從小體弱多病,吹吹大風都能閃了腰,但有過耳不忘之餘還能舉一反三之能。崔紂見這倒黴孩子頗有慧根,也不想老祖宗的手藝在他這一輩兒失傳,索性想方設法調理好關山道的身子,對他傾囊相授。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由於崔紂舊傷複發,病入膏肓,關山道為其尋遍百醫也無濟於事。崔紂苦笑著安慰他:“自己平生作惡多端傷了天和,如今遭了天譴也是該然,大去之期已不遠矣了”。
趁著還有一口氣,崔紂交給關山道一本書,說自己一生無子,老天垂憐幸得關山道這唯一的徒弟,兩人名為師徒,實為知己,自己一生已然知足,心中唯有一憾便是此書,乃是友人相托代為保管,然至今時今日不見故人來取,如今他大限已到,便把此事托付給關山道。又不顧關山道的苦苦哀求咬牙剝下自己胸前那塊兒人皮刺青,近乎懇求的告誡關山道千萬不要弄丟或者流傳出去,更不要染指其中,待取書之人來了之後一便給他。
經過剝皮之苦的崔紂已經油盡燈枯,身體大部分都爛的生蛆,見關山道整日為其奔波操勞於心不忍,終於趁他外出尋醫之時,用陪了他半生的黑刀了卻了此生。
關山道回來見師父已經西去,幾乎肝腸寸斷,要不是隨行的醫生攔著早就自盡隨崔紂而去。想通之後心知這是崔紂最好的結果,忍痛妥善安葬了崔紂,刻了一封信在崔紂的碑後留給那取書之人,也不管人家能不能看到便就此出山,離開了那傷心之地,最終紮根在巫山一帶的一個小村莊,也就是我的老家,娶妻生子。名師出高徒,憑著崔紂教給他的本事,很快成為當地名噪一時的獵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