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 3.
蘇軾開創鼎盛的散文格局
蘇軾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祖父蘇序喜歡讀書,善於作詩,父親蘇洵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擅長做文章。蘇軾是蘇洵的第二個兒子,因此為“仲”。
蘇軾性格比較急躁,蘇洵希望兒子性格和緩些,因此又給蘇軾取字“和仲”,後來另給蘇軾取字“子瞻”,這與他的名“軾”相關,“軾”指車廂前的扶手,取這個名字說明父親希望他能出類拔萃,卻不能過於突出。
蘇軾,號東坡居士, 1079年,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初到黃州,蘇軾生活困頓。黃州通判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從黃州府要來了已經荒蕪了的50畝軍營舊地給他種。營地位於黃州的東坡。
第二年春天,蘇軾在東坡的上麵築雪堂,題之為“東坡雪堂”,並作《雪堂記》。
蘇軾很仰慕唐代的詩人白居易居士。當年白居易貶謫四川忠州時,曾在忠州的東坡種植花木,並寫下了不少閑適詩,如《步東坡》、《別東坡花樹》等,白居易曾寫一首《步東坡》的詩:
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走,
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蘇軾仰慕白居易,故自號為“東坡居士”。1057年蘇軾考進士時,寫了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受到了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歐陽修以為這篇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蘇軾獲得了這次考試的第二名。於是,在1061年,蘇軾信心滿滿地開始了自己報效祖國的為官生涯。他在任地方期間,做了很多利於百姓的事情。
蘇軾有著極高的天賦,許多東西一學就會,多才多藝,詩文書畫皆精。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明白暢達。他的詩作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他的詞開豪放一派,氣勢磅礴。
蘇軾的書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特別擅長行書、楷書,並能自創新意。在繪畫方麵,蘇東坡擅長畫枯木竹石,重視神似,提倡“士人畫”。為 “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蘇軾寫了很多散文作品,有賦銘、頌讚、議論,雜著、記序、表狀、書牘、碑記、筆記等,可分為論事文、雜文、賦體文等。
蘇軾寫了很多論事文,主要包括政論和史論兩部分。政論文又包括策論文和進策文以及一些論說政事的奏疏。文章博采史事,分析透徹,邏輯性強,筆鋒犀利,氣勢磅礴。
蘇軾的策論文針對當時朝廷政策的弊端提出意見和建議,具有針對性,論辯有力。蘇軾的進策文多是應試之作。多數文章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深刻認識,反映出作者力主改革的思想。
比較著名的有《進策》25篇政論。蘇軾寫史論能依據常見的史料引出獨到的見識,立意獨到,論辯滔滔,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蘇軾寫記敘文最拿手,可以說是揮灑自如,他所寫的記敘文包括碑傳文、記體文及文賦等,其中以寫山水遊記和亭台堂閣記為代表。
蘇軾的遊記,不僅記敘、描寫、議論並重,而且議論占的比重較大,往往憑借議論給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尤其善於表現對自然景物的賞會與人生哲理領悟之間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