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年,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移任汝州團練副使時,順路送大兒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職,途徑江西湖口,有機會遊覽石鍾山,蘇軾便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鍾山命名的由來,便寫了一篇山水遊記《石鍾山記》。
《石鍾山記》不同於一般的遊記而顯得別具一格,文章首尾呼應,重點突出,筆法流暢,有敘述、有描摹,有議論,有人,有景,有聲,有形,有色,行文舒卷自如,精彩紛呈。
蘇軾的亭台記也很有特色,長於借題發揮,隨機生發出一段妙理高論,融記事、抒情與思辨為一體。另外,蘇軾寫亭台記,構思千變萬化,沒有固定的套式,舒卷自如,各盡其妙。這類作品有《超然台記》、《淩虛台記》、《喜雨亭記》等。
蘇軾寫了大量的雜文,主要包括雜記、序、書劄、雜說、隨筆、題跋等。雜記文理自然;書劄感情充沛,自然成文;雜說行文活潑,充滿真知灼見;隨筆內容豐富,情韻悠長;題跋言簡意賅,筆調活潑,有著獨到的見解。
進入宋代以後,文賦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蘇軾極富創造力,他進一步兼取古文和賦的特點,用寫散文的方法來作賦。他用駢散相間的語言自由地抒情和言理、描摹景物,使賦體從單調僵死的格律中擺脫出來,使其成為一種有著很強生命力的文體。
蘇軾受牽連被貶到湖北黃州做團練副使的4年間,心情鬱悶。在這4年期間,蘇軾曾兩次泛遊赤壁,並寫了兩篇《赤壁賦》,兩賦相隔3個月,真實地記錄了他當時的生活,表達了他苦悶複雜的心情。
兩篇《赤壁賦》寫法上各有千秋。前賦夾敘夾議,隨機生發,情味雋永。蘇軾先從秋日清風和明月交織成的江山美景中,寫出自己由此而生的飄飄欲仙之樂。繼而從悲涼的簫聲和對曆史人物興亡的憑吊,跌入人生的苦悶之中。最後從眼前景物立論,闡發變與不變的哲理,回複到曠達超脫的心境。
後賦中,蘇軾用大量的筆墨描繪赤壁的風光,暗示自己胸中的塊壘坎坷和被壓抑的情緒。文末,蘇軾又寫仙鶴托夢的幻境,淒涼朦朧的環境,象征自己當時抑鬱不平的心境。與前賦相比,後賦寫作上更具浪漫主義特色,
蘇軾的散文,總的來說,“辭達”、“通脫”,有圓活流轉、錯綜變化和自然真率之美。蘇軾的散文還善於用比喻,多形象思維。在描寫難於言傳的狀態情緒和感受時,他常用的方法是將其具體化形象化,有時用各種事物比喻人,有時又用人比喻各種不同的事物。
他不僅能用比喻生動準確地描寫自然景物和各種具體事物的特征,還在議論中用比喻說明道理,議論橫生而妙趣無窮。
蘇軾寫散文還有將其向詩的方向發展的傾向,富於想象。蘇軾寫文章善於從虛處入手,采用詩家手法翻空出奇,或將無為有,或化有為無,講究渲染氣氛和營造意境,處處令人體會到一種真氣內充的蓬勃詩意。
蘇軾的散文把古文的表現力發展到更高的水平,把古文的應用範圍擴大到更廣泛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