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散文 2.
公安派竟陵派開辟新境界
就在前後七子、唐宋派掀起複古文風的時候,一些強調舒張個性、注重內涵的流派逐漸醞釀產生了,這些新流派作家為文標新立異,既突破了宋元儒學的傳統,也突破了唐宋古文的傳統,開創了明代散文的新境界,也促成了明代散文創作最光輝燦爛的時期。
李贄、徐渭等人是這些新流派的開路先鋒,他們強烈追求個性解放,思想與周圍傳統的習慣勢力格格不入,散文創作也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特征。他們的作品有著驚世駭俗的言論,給人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力。
李贄1552年考中舉人,曆任河南共城知縣,南京國子監博士,禮部司務,戶部員外郎等。
李贄的思想非常獨特,他崇尚儒學,反對理學,公開以“異端”自居,曾被指為“毀聖叛道”。他強調為社稷民生著想,關心百姓生活才是“真道學”。他提倡個性自由、官民平等和男女平等。
李贄的文章或長或短,不拘一格,大膽直言,真率辛辣,鋒芒畢露,有著強烈的戰鬥性和鮮明的個性,文章語言精警,象與人說話一般平常,沒有絲毫的惺惺作態之感。
徐渭,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人,性格狂放,常以詩酒書
畫自娛。他多才多藝,擅長畫畫、書法,也善於詩文,還善於戲劇理論和創作。
他對功名事業充滿了向往,然而在科舉道路上卻屢遭挫折。20歲時,他勉強考中了個秀才,此後一次又一次參加鄉試,直到41歲,考了8次,始終也未能考中。
徐渭為文,主張獨創,反對模擬。他曾說:鳥學人言,其本性還是鳥。
他寫有多篇序跋、書牘、記類小品,文章文雅而不俗,奇恣縱肆,看似隨便,其實頗為講究,最能見其個性。他寫的記類小品《答張太史》最能體現他的
仆領賜至矣,晨雪,酒與裘,對症藥也。酒無破肚髒,罄當歸甕;羔半臂,非褐夫所常服,寒退擬曬以歸。西興腳子雲:“風在戴老爺家過夏,我家過冬。”一笑。
徐渭與張太史是世交,但兩個人貧富以及性格有著天壤之別,文章暗含對張太史的諷刺,寫得幽默、含蓄而辛辣,詼諧瀟灑,行文爽朗流利。
在李贄、徐渭等人之後,活躍在明後期文壇的是公安派人物。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是號稱“三袁”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們是湖北公安人,故名。他們詩文兼長,以自己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使明後期的文風為之一變。
“三袁”的散文主要是以描寫士大夫閑適生活和自然景物為主,語言清新明快,不事雕琢。其中以袁宏道和袁中道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
袁宗道是個很厲害的人,1589年禮部會試,他取得了第一名,殿試成二甲第一名進士,第二年,就擔任了翰林院編修,授庶吉士。他為文崇尚本色,尤其推崇白居易和蘇軾,文風自然清新。
袁宗道的文章以文論、尺牘、遊記為代表,代表作有《論文》、《極樂寺紀遊》、《上方山四記》、《答長江洲綠蘿》等。其中《極樂寺紀遊》行文很有特色。
極樂寺的妙處不在寺廟建築本身,全在於自然環境的幽美,因此袁宏道在行文時將更多的筆墨傾注在對其自然環境的描畫上,文字有層次、有色彩、有動態、有氣氛,完美地將極樂寺之美表現出來。
袁宏道是袁宗道的弟弟。他的成就不如哥哥袁宗道。他的文章多為序、記、尺牘,以及遊記、日記。作品清新雋秀,獨具一格。
作品《西山十記》勾畫出了完整的西山景色,將自然的色彩、景物的神韻和山水的意境熔於一體,景致描寫十分的精彩,給人以詩畫之感。
公安派之後是竟陵派。竟陵派認為公安派作品俚俗、浮淺,倡導為文雅深,反對擬古之風。竟陵派主要以鍾惺和譚元春為代表,因為鍾惺和譚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人,因此稱這個流派叫竟陵派。
鍾惺的文章主要有序記碑傳、書簡題跋、史論奏疏、記遊等,其中記遊較為出色。這類作品善於刻畫,能描繪出幽深孤峭的境界,文章常有雋永妙詞,能得簡淡清遠之妙。較有名氣的作品有《浣花溪記》、《夏梅說》、《梅花墅記》和《岱記》等。
《浣花溪記》敘事寫景以浣花溪為主線,抒情議論以讚頌杜甫為中心,情景交融,意境深邃,顯示了竟陵派的特色。其中寫溪水富有特色,將浣花溪的飄逸風姿盡收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