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代通史 3.(1 / 2)

斷代通史 3.

唐代紀傳斷代史—新唐書

北宋時期,四川綿陽有一個勵誌少年叫歐陽修,他天資聰明,酷愛讀書。但由於自幼家境貧寒,沒有錢買書,所以經常借書來抄,久而久之,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

有一次,歐陽修在自家的院子裏抄書,被鄰家的李堯輔看到,李堯輔見他手中的筆有點不一樣,就問他那是什麼。歐陽修告訴他因為自己家裏窮沒錢買毛筆,所以就用荻草代替毛筆寫字。

說完,他們就一起到歐陽修家的閣樓玩,歐陽修告訴他閣樓裏有很多他抄寫的書籍,李堯輔卻問為什麼要抄書,自己家裏有很多書。

歐陽修說自己家裏沒錢買不起書,還數落了李堯輔一通,說他家裏有那麼多書還不好好讀書。李堯輔說自己一看見書就頭疼。於是,歐陽修建議去李堯輔家玩,李堯輔聽後開心得不得了。

歐陽修靈機一動,就說要去書房捉迷藏,因為李堯輔家的書房很大,他答應了。遊戲剛開始一會兒,李堯輔就捉到了正在看書的歐陽修,歐陽修告訴他沒及時躲起來,是因為看到了一本書中有一個很奇妙的故事,說的是在上古的時候,在一個陽光照射不到的大海裏,有一種叫“鯤”的大魚,它可以變成大頭鳥,翅膀有幾千米寬。

這個故事引起了李堯輔的興趣,在之後的幾天裏,他一直在看這本書。過了一段時間,李堯輔的父親感覺自己的兒子最近有點奇怪,就去問先生他是否有認真讀書,先生告訴他,李堯輔最近讀書很用功,而且說是因為歐陽修帶動了他。

他們在說話間,就看到了歐陽修和李堯輔正在讀書。先生順便說了歐陽修家裏的情況,李堯輔的父親看到自己的兒子愛讀書很是高興。

此後,歐陽修和李堯輔經常在一起看書,一起玩。歐陽修刻苦學習的精神影響了他,將他帶上了好學之路。

一次,李堯輔家裏的侍從拿一些破舊的書去修補,被歐陽修和李堯輔看到,侍從說這些書全都發黴了,如果修補不好就丟掉。歐陽修看到了《韓昌黎文集》,覺得這是好書,要是扔了很可惜。

李堯輔的父親看到後說既然歐陽修喜歡,就把那套書送給他,還說以後他喜歡讀什麼書都可以去他家拿去讀,不用再抄書了。歐陽修聽後很高興,對這本書愛不釋手,並非常有禮貌地說“謝謝!”

由於歐陽修想盡一切辦法讀書,學問日益精進。1030年,歐陽修中了進士。第二年任西京留守推官,與國子監直講梅堯臣和充館閣校 勘尹洙等大臣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

歐陽修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重視的是這個人寫的文章,而不在乎這個人的品性。可見,歐陽修對有真才實學的後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大度,極盡讚美,竭力推薦,使一大批當時還默默無聞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名垂後世,堪稱千古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