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 5.
嘉靖青花用回青料,有時加入石青,其色調呈特殊的紫藍、青金藍色,同時也有發淺淡黑灰色。青花及白釉器物,常於口部塗刷醬黃釉,形成黃口之特征。紋飾線條雖纖細清麗,畫風多寫意卻顯得粗率,畫麵多見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內容。器底施釉,多為亮青釉。
嘉靖官窯年號款全為楷體,有4字雙行和6字雙行,以6字雙行“大明嘉靖年製”為主。也有6字一橫行、6字環行、4字錢文十字排列的。款識位置主要位於器底,也有寫於器口沿下的,還有寫於器物肩部。除寫款外,也有刻款。
民窯器上的讚頌款、吉祥款較前朝興盛,且開始出現堂名款,如“滋樹堂”、“鬆柏草堂”、“郭仁堂”等。
嘉靖青花有代表性的是青花三羊紋碗,高10.5厘米,口徑16.3厘
米,足徑5.5厘米。是一件嘉靖年間宮廷用瓷器。碗呈仰鍾式,內外均為青花裝飾。碗心繪麒麟,輔以鬆、花草。碗內近口沿處繪錦紋。
外壁繪神態各異的三羊,一羊正麵佇立,一羊側麵作行走狀,一羊回首觀望。三羊間襯以鬆、竹、梅及楊柳、芭蕉。外底署青花“大明嘉靖年製”6字雙行款,外圍雙圈。
此碗所施白釉瑩潤泛青,青花發色濃重豔麗,所用青料當係嘉靖朝盛行的“回青”。所繪三羊圖案為吉祥圖案,寓意“三陽開泰”。
“三羊開泰”諧音“三陽開泰”,“三陽開泰”本意是《周易》的“泰”卦,為最吉利的一卦,是以三陽爻開始的,其意之所以吉利,是因其寓意“天地交而萬類通,上下交而其誌同。”
隆慶年間,青花色調藍中泛紫,濃重豔麗。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慶時青花呈色最佳,造型多樣,富於變化,其中僅盒的造型就有四方、長方、八方及銀錠式、盤腸式、瓜棱式等,新穎奇特,且製作精細,獨具風格。
如明隆慶青花龍鳳紋盒,高15.3厘米,口徑20.9厘米,足徑19.2厘米。盒扁圓形,盒蓋平頂微隆,子母口,圈足。蓋麵繪青花龍鳳穿枝花紋。蓋、盒外壁亦繪龍鳳穿枝花紋,蓋、盒口沿繪卷草紋,上下呼應,各組紋飾間以雙弦紋相隔。足內青花雙圈內署“大明隆慶年造”6字款。此盒造型古樸大方,設色濃重豔麗,紋飾繁複,觀賞性與實用性俱佳。
萬曆時期瓷器一般質地粗鬆,胎體厚重,器身多變形不規。青花色調,早中期呈藍中泛紫,晚期為灰暗暈散,並開始采用淺描手法。
萬曆款識以書寫6字雙行“大明萬曆年製”為主,也有6字一行或三行的,還有4字雙行、4字環行、4字錢文十字排列的。書寫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數在器底,也有在器裏心凹處的、肩部的、口邊的等。
萬曆各類民窯款大為增多,齋堂款如“玄陰堂”、“芝蘭齋”等;吉祥款如“萬福攸同”、“德化長春”、“福壽康寧”等;讚頌吉祥款如“玉堂佳器”、“天祿佳器”、“上品佳器”等。
萬曆朝創造了一些新的器物,有筒瓶、壁瓶、蓮花瓣式盤、四吉祥開光花鳥盆、高達73厘米的大瓶和多棱器。主要造型有花觚,分撇口式、洗口式、倭角式、出戟式、海棠式,有四方形、六方形、瓜棱形,還有帶環耳、獸耳、貼獸紋等。
雕塑類最著名的有青花吹螺人、布袋和尚、八仙、南極仙翁、真武神君、觀音菩薩、文昌帝君、仕女、童子和各種佛像。
在裝飾方法上,明代景德鎮民窯為適應外銷的需要,一改傳統的自上而下劃分裝飾區域與層次的傳統做法,創造出一種新的獨具時代特色的裝飾圖案,為我國瓷器裝飾的創新開拓了一條新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