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兩周金銀器 15.
樸素實用的元代金銀器
元代沿襲唐宋以來的官府手工業機構,設有金銀器盒提舉司,專職掌管皇室及貴族用金銀器的製作與供給。
元代銀器的製作中心在浙江和江蘇。元陶宗儀《輟耕錄》記載:
浙西銀工之精於手藝,表表有色者,有嘉興朱碧山、平江謝君餘、謝君和、鬆江唐俊卿等。
這些大師名匠的作品,傳世極為罕見,僅見元代最負盛名的朱碧山大師的名器銀槎。槎,是木筏的別稱。古代神話傳說中往來於天上的木筏稱為星槎。元明以來,酒杯作成槎形,深得文人士大夫的欣賞。
該銀槎形為破土蟠蜿的老根,椏杈之上癭結錯落,枝杈縱橫。一仙風道骨的老者倚槎而坐,右手執卷,專心研讀。槎杯是用白銀鑄成以後再施雕刻的,道人的頭、手及雲頭履等皆鑄後焊接而成,渾然一體,毫無痕跡。
正麵槎尾上刻有“龍槎”兩字,杯口下刻有“貯玉液而自暢,泛銀漢以淩虛,杜題”行楷14字,槎下腹部刻有“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劉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楷書20字。尾上刻“朱碧山”款識。這件銀槎杯造型獨特新穎,意韻恬靜超脫,極具文人性情,工藝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是一件稀世藝術珍品。
元代以蘇州地區為中心的金銀器製作業十分發達,蘇州吳門橋元
末張士誠之母曹氏墓發現的一批金銀器,反映了元朝金銀器製作的高超水平。其中盛放整套銀質梳妝用品的銀奩和銀質鏡架,既完整又完美。
此銀奩呈葵花狀六瓣形,通高24.3厘米,共有上下3層,各層之間以子母口套合,上麵有器物蓋,下有銀托盤。
銀奩上層盛放銀刷兩把,銀鏡、銀剪和銀刮片各一件。中層內置銀圓盒4件,小銀罐一件及大小銀碟各一件,應該是化妝盒,分別盛有粉、胭脂、黃綢粉撲;下層有銀質梳、篦、腳刀、小剪刀、小盂各一件。奩內用具品種齊全,小巧玲瓏,製作精細。
銀奩的表麵和奩內的小圓盒、銀篦、銀梳、把以及托盤盤心都飾有四季花卉組成的團花,有牡丹、芍藥、海棠、荷花、梅花、靈芝等,這些傳統花卉圖案象征著富貴、長壽、喜慶、吉祥。
眾多的隨葬器皿最精美獨特的是銀鏡架。鏡架呈折合式,整體由前後兩個支架構成。後支架為主體,架身通高32.8厘米,寬17.8厘米,由兩根豎杆、3根橫杆構成,可分為上、中、下3部分。
中部豎向分為3組:中心一組,上段如木方形,鏨飾連續卷草紋;下段為浮雕團龍紋;左右兩組,仿佛窗式,裝飾各自對稱,上下開雕柿蒂形狀的框欄,中段鏤雕纏枝牡丹。
上部作如意式樣的框架,欄內雕鏤“鳳穿牡丹”,頂端聯絡有流雲紋襯托的葵花。有榮華富貴、丹鳳朝陽之意。下部分為支架,底部橫檔安置活絡底板,一飾突起的六瓣葵形邊框,中間浮雕鳥雀花草。
前支架為副架,造型與主架下半部完全相同,套八主架以銷釘相結合,可開可合。副架上部橫杆安置活絡麵板,一端以雙鉤斜向連接於主架中部的圓眼,成一斜麵以置銀鏡。
麵板飾六瓣葵瓣邊欄,內飾浮雕太陽和寓意月亮的月兔。日月象征君後,比喻聖賢,這日月圖像構思在置鏡的麵板,別有妙處。主副支架欄杆出頭部分均作如意頭,象征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