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寶石 4.
寶石奇葩——祖母綠
祖母綠被稱為“綠寶石之王”,是相當貴重的寶石,其顏色濃豔,純正而美麗,是其他綠色寶石都無法與之相比的。因其特有的綠色和獨特的魅力,以及神奇的傳說,從它被發現之日即深受人們的喜愛。
一般說,好翠是豔綠、鮮綠等色調。而祖母綠則稍許深暗點兒,色調不帶“傾向”,透明深邃,以青翠悅目的色調備受世人喜愛,被譽為五月誕生石,象征仁慈、信心、善良和永恒。
祖母綠很難找得到無瑕的寶
石。實際上,可以說祖母綠寶石中一定多少有裂縫及內含物,其裂縫內含物種類之多之複雜,甚至被愛稱為“花園”。祖母綠的曆史和其他許多珍貴寶石一樣,久遠而豐富多彩,傳說耶穌最後晚餐時所用的聖杯就是用祖母綠雕製成的。《聖經》中也提到了祖母綠,其《所羅門歌》稱:
耶路撒冷的婦兒們,這是我的所愛,這是我的朋友!他的雙手如同綠寶石裝飾的金環。
據曆史記載,早在6000多年前,市場上就有祖母綠出售。當時古巴比倫的婦女們特別喜歡佩用祖母綠飾物,被稱為“綠色的石頭”和“發光的石頭”,還有人把它獻於神話中的女神像前。
我國古代的祖母綠是從波斯經“絲綢之路”傳入的,漢語的祖母綠一詞也是由波斯語翻譯過來的。元代陶宗儀的《輟耕錄》中的
“助木刺”,即指祖母綠。
“祖母綠”之譯法,最早見於明永樂年間,與鄭和同下西洋的鞏珍《西洋番國誌》記載:“忽魯謨廝國”條:“其處諸番寶物皆有,如祖母碧、祖母綠……”
與鞏珍、鄭和同下西洋的馬歡所著《瀛涯勝攬》中《忽魯謨斯國》記載:“此處各番寶貨皆有,更有祖母碧、祖母喇。”
後在王實甫的《西廂記》中開始被譯為祖母綠,並由此固定下來,後世相延。
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其百寶箱中就有祖母綠這種珍貴寶石:
杜十娘又命李甲打開第三隻抽屜,箱內皆是熒光玉潤的珍珠、鑽石,無法估價,杜十娘拿出一串夜明玉珠,孫富早已驚呼:“不要扔了,不要扔了,這是千兩銀子也買不到的呀!”
杜十娘拉過李甲仔細看過:“若將此珠獻給你家母親大人,她可會拉我到身邊,叫我一聲‘兒媳’!”
李甲頓足痛哭,悔恨交加,杜十娘又將珍珠拋入江內。再開抽屜,又是滿滿的一屜貓兒眼、祖母綠等奇珍異寶,李甲抱住十娘雙腿,痛哭流涕:“十娘有此寶物,事情即可挽回!”
另外,《明史·食貸誌》中也有記載:“世宗時,貓兒眼,祖母綠,無所不購。”明嘉靖期間,胡侍《墅談》中《祖母綠》記載:“祖母綠,即元
人所謂助木剌也,出回回地麵,其色深綠,其價極貴。”弘治間宋詡《宋氏家規部》稱祖母綠為“鎖目綠”。明、清兩代帝王尤喜祖母綠。明朝皇帝把它視為同金綠貓眼一樣
珍貴,有“禮冠需貓睛、祖母綠”之說。明萬曆帝的玉帶上鑲有一特大祖母綠,明代十三陵的定陵發現大量寶石中也有不少是祖母綠。清代王朝的遺物中不乏珍貴的祖母綠寶石,如清代中期製成的“穿珠梅花”盆景中就裝飾有3顆祖母綠及其他寶石300多顆。該盆景全稱為“銀鍍金累絲長方盆穿珠梅花盆景”,清造辦處造,通高42厘米,盆高19.3厘米,盆徑24厘米至18.5厘米。
銀鍍金累絲長方形盆,盆口沿垂嵌米珠如意頭形邊,每個小如意頭中又嵌紅寶石。盆壁累絲地上飾燒藍花葉紋和各式開光,燒藍花葉上又嵌以翡翠、碧璽、紅寶石做的果實、花卉等圖案,開光內則以極細小的米珠、珊瑚珠和祖母綠等寶石珠編串成各式花卉圖案。
盆上以珊瑚、天竹、梅花組成“齊眉祝壽”景致,銀累絲點翠的山子上滿嵌紅、藍、黃等各色寶石。山子後植藍梅樹、珊瑚樹和天竹,梅樹上以大珍珠、紅寶石、藍寶石穿成梅花,天竹為纏金絲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