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寶石 6.
自口沿至脛部分別以纏枝花卉紋、蓮瓣紋、纏枝西番蓮紋、如意紋等裝飾,兩獸耳鎏金。蓋部透雕纏枝花卉紋,蓋紐鏤雕雲蝠圖案。全器紋飾華麗,顏色絢麗奪目,工藝精湛,為清代宮廷用器。
清代鼻煙開始流行,各種鼻煙壺也應運而生,其中就多有用珍貴的綠鬆石製成的。如清代綠鬆石山石花卉鼻煙壺,通高6厘米,腹寬4.8厘米。煙壺為綠鬆石質地,通體為藍綠色,間有鐵線斑紋。扁圓形,扁腹兩麵琢陰線山石花卉,並在陰線內填金。煙壺配有淺粉色芙蓉石蓋,內附牙匙。
嘎烏是清代的宗教用具,“嘎烏”為藏語音譯,多指掛在項上的或背挎式的佛盒飾物。嘎烏內大多裝有佛像、護法神像或護身符。實為隨身攜帶的佛龕。
嘎烏的質地有金質、銀質、銅質等金屬嘎烏,也有木質的。
如乾隆金嵌綠鬆石嘎烏,又稱“佛窩”,通高13.5厘米,厚度3.2厘米。是一件用純金鑲嵌綠鬆石、青金石的嘎烏,內裝有一尊密宗佛像。龕盒上用鏨刻工藝飾有精美的花紋等。
在古代人們把它與宗教聯係在一起。西藏對綠鬆石格外崇敬,蒙藏地區喜歡把綠鬆石鑲嵌在配刀、帽子、衣服上,是神聖的裝飾用品,用於宗教儀式。
優質綠鬆石主要用於製作弧麵形戒麵、胸飾、耳飾等。質量一般者,則用於製作各種款式的項鏈、手鏈、服飾等。
塊度大者用於雕刻工藝品,多表現善與美的內容,如佛像、仙人、仙鶴、仙女、山水亭榭、花鳥蟲魚、人物走獸等。
自古以來,綠鬆石就在西藏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用於第一個藏王的王冠,用作神壇供品以及藏王向居於高位的僧人贈送的禮品及向鄰國貢獻的貢品,古代拉薩貴族所戴的珠寶中,金和綠鬆石是主要的材料。
許多藏人頸脖上都戴有或係上一塊被視為靈魂的綠鬆石的項鏈。一個古老的傳說記敘了綠鬆石和靈魂之間的關係:根據天意,藏王的臣民不許將任何一塊綠鬆石丟進河裏,因為那樣做靈魂也許會離開他的軀體而使之身亡。
綠鬆石也常被填嵌在金、銀、銅器上,其顏色相互輝映,美麗且富有民族特色。藏族和蒙古族同胞尤其喜愛鑲嵌綠鬆石的寶刀、佩飾等。
另外,許多藏人都將綠鬆石用於日常發飾。遊牧婦女將她們的頭發梳成108瓣,瓣上飾以綠鬆石和珊瑚。對藏南的已婚婦女來說,秀發上的綠鬆石珠串是必不可少的,它表達了對丈夫長壽的祝願,而頭發上不戴任何綠鬆石被認為是對丈夫的不敬。
一方麵藍色被視為吉利,並把許多特別的權力歸因於這一藍色或帶藍色的寶石。而且,綠鬆石碎屑除可以做顏料,藏醫還將綠鬆石用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