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寶石 11.(1 / 2)

天然寶石 11.

孔雀精靈——孔雀石

孔雀石是銅的表生礦物,因含銅量高,所以呈綠色或暗綠色,古

時也稱為“石綠”。因其顏色和它特有的同心圓狀的花紋猶如孔雀美

麗的尾羽,故而得名,也因此尤為珍貴。孔雀石由於顏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點的綠色而獲得如此美麗的名字。我國古代稱孔雀石為“綠青”、“石綠”或“青琅玕”。關於孔雀石名稱的由來,有一個淒豔的傳說:遠古時候,陽春石菉一帶荒山野嶺,人煙稀少,有個青年名叫亞文,上山勞作,看見一隻鷹緊緊追趕一隻綠色孔雀,孔雀被

鷹擊傷墜地。

亞文趕走了鷹,救出孔雀,把它帶回家中敷藥治傷,終於把孔雀治好了,就把孔雀帶到山林中放飛,孔雀在半空盤旋了一周,向亞文叫喊幾聲,就向南飛去了。

亞文繼續每天艱辛勞動。

有一天,天氣酷熱,亞文中暑昏倒。過一會亞文悠悠醒來,看見一位美麗的綠衣姑娘給他喂藥,很是感激。

姑娘說道:“感君前次的救命之恩,我今天特來相報。”

亞文才知道姑娘是孔雀變的。他們款款交談,產生了愛情。姑娘告辭時,亞文依依不舍。姑娘約亞文半夜到石菉河邊相會,這一夜,孔雀姑娘依約到河邊,和亞文結為夫妻。

孔雀姑娘偷下凡塵和亞文成親的消息,被天帝知道了,天帝就命令天將將孔雀姑娘壓在石菉山下。

亞文回家不見了孔雀姑娘,四處尋找,非常痛苦,他為財主挖山采礦聽到大石中傳出孔雀姑娘的聲音,他為救出姑娘,就邀集礦工開山炸石,終於看見了綠瑩瑩的孔雀石,采回去開爐冶煉三天三夜,煉出了金光耀目的銅塊。

亞文把銅塊磨成銅鏡,用水洗淨對鏡照看,忽然發現孔雀姑娘向

他微笑。亞文把銅鏡放在

床頭,經常看著孔雀姑娘微笑的臉孔,無限痛苦地相思。

天帝見亞文和孔雀姑娘深情相愛,就恩準他們結為夫妻,雙雙飛升天界去了。從此石菉山嶺下就埋藏著許多美麗的孔雀

石……

石家河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末期銅石並用時代的文化,距今約4600年至4000年,因首次發現於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及河南省豫西南和湖南省湘北一帶。

此地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遺址群,多達50餘處,該處已經發現有銅塊、玉器和祭祀遺跡、類似於文字的刻畫符號和城址,表明石家河文化已經進入文明時代。

在石家河文化鄧家灣遺址發現了銅塊和煉銅原料孔雀石,標誌著當時冶銅業的出現。

公元前13世紀的殷商時期,就已有孔雀石石簪等工藝品、孔雀石“人俑”等陪葬品,由於它具有鮮豔的微藍綠色,使它成為古代最吸引人的裝飾材料之一。

如河南省安陽殷墟發現用來冶煉青銅的礦石中就有孔雀石,其中最大的一塊重達18.8千克。

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虢國貴族墓地遺址中,也發現有孔雀石兩件。還有大量動物形玉飾,如玉獅、玉虎、玉

豹、玉鹿、玉蜻蜓、玉魚及玉海龜等。其他西周墓地也發現有大量孔雀石製成的珠、管等飾品。河北省涿鹿的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發現的遺物中,也有孔雀石和與

孔雀石伴生的藍銅礦。古人還把孔雀石當作珍貴的中藥石藥,《本草綱目》記載:

石綠生於銅坑內,乃銅之祖氣也,銅得紫陽之氣而變綠,綠久則成石,謂之石綠。

我國古代還用於繪畫顏料,也稱“石綠”,便是以孔雀石為原材料磨製而成,經千年而不褪色。西漢南越王墓發現的孔雀石藥石、銅框鑲玉卮和銅框鑲玉蓋杯,

還有帶著明顯銅沁的玉角杯。這些遺物強烈暗示,在2200年前的西漢時期,陽春的孔雀石已被南越王用來作為繪畫的顏料,作為煉丹的藥石,作為煉銅的原料,作為鑲嵌用的玉石。

廣東省陽春的孔雀石開采及冶銅,始於東漢時期,在礦區考古發現的漢代冶煉遺址延綿幾千米長,遺留的銅礦廢渣竟達100多萬噸。

唐代孔雀石又被稱為豹紋石,人們發現了孔雀石石質較軟,易於雕刻加工,因此唐代孔雀石其製作工藝複雜,有些孔雀石器物加工的極為精細,平底極平,圓器極規整,弧度極優美,器物壁極薄,器蓋與器身嚴絲合縫,看著這些精美的器物,真感覺唐人的智慧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