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寶石 10.(1 / 2)

天然寶石 10.

清朝的官帽,在頂珠下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標誌,非一般官員所能戴用。

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隨意不戴,如有違反則嚴行參處;一般降職或革職留任的官員,仍可按其本任品級穿朝服,而被罰拔去花翎則是非同一般的嚴重處罰。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作一眼。

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爵位低於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駙,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駙,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而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

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而即使在宗藩內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濫用。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們要在10歲時,經過必要的騎、射兩項考試,合格後才能戴用。

如清代神童翠玉翎管,翎管長3.8厘米,是普通翎管的一半。翠玉翎管基本為整體滿深綠翠,有小點的白地,質地堅硬,雕琢精細,光滑,具玻璃質感。但有一麵有較重的腐蝕,手感不平。

神童翎管與名聲顯赫文武高官頂戴的翎管比較,數量極其稀少。清代翡翠獅紐印章,上麵有一尊獅子紐,帶提油。下麵的翠印還

帶點紅翡,寓意好,印章高 2.6厘米,寬度1.7厘米,厚度0.9厘米。翡翠不僅用於當時的器物,還應用於仿古代青銅器型中。如清翡翠雙耳蓋鼎,高13.8厘米,顏色濃豔,翠質細膩,工藝精

細,整體厚重敦實,尤為珍貴。類似的還有翡翠瓜果方壺擺件,高25.5厘米,顏色濃淡相宜,翠色潤透,雕刻精細,整體生意盎然,較為難得。

瓜果還可以單獨成為有吉祥寓意的擺件,如清翡翠雕瓜果福祿壽擺件,高13厘米,翡翠大料為材,局部呈紅翡,大麵積現綠色。鏤空圓雕,中有黃瓜、蘿卜、壽桃等瓜果。邊有飾銅錢一串。

瓜藤蔓蔓,枝葉茂盛,還有小花朵朵點綴。黃瓜別名胡瓜,有福祿寓意,壽桃寓意長壽,銅錢串是財的象征,三者合一,福祿壽三

全。是為吉祥如意之物。原配紫檀鬆石座,鏤雕精致。而富有寓意的如“五子登科”翡翠擺件,五子登科也稱“五子連科”,《三字經》中記載: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後來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翡翠擺件的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聯袂獲取功名。

五代時的薊州漁陽人竇禹鈞年過而立尚無子,一日夢見祖父對他講,必須修德而從天命。自此,竇禹鈞節儉生活,用積蓄在家鄉興辦義學,大行善事。

以後,他接連喜得5個兒子,竇儀、竇儼、竇侃、竇偁、竇僖。竇父秉承家學,教子有方,兒子們也勤勉飽讀,相繼在科舉中取得佳績,為官朝中,是為“五子登科”,在漁陽古城傳為佳話。

清代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後珍愛玉器與曆代帝王相比是空前絕後的,並特別喜歡翡翠,將它看得比什麼珍寶都貴重,她用過的玉飾、把玩的玉器數量多達足以裝滿 3000個檀香木箱。